上海热线 www.online.sh.cn

非常人物

分享
海派文化

她们用课堂和电影教育人鼓舞人

文汇报 2019-09-19 08:53:09
    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42人国家勋章、国家荣誉称号。其中,来自上海的于漪被授予“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秦怡被授予“人民艺术家”国家荣誉称号。

    “人民教育家”“人民艺术家”,两位来自上海的老人何以被授予至高无上的国家荣誉称号?因为她们心怀祖国,对党无限忠诚,对人民无比热爱;因为她们用课堂和电影教育人、鼓舞人,以人民为中心,在各自领域成为佼佼者、引领者。

    不朽功勋,镌刻国家发展史册;光辉榜样,照亮民族复兴征程。新时代新征程,包括于漪和秦怡在内,功勋模范人物,将激励全体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自己热爱的工作领域开拓创造、砥砺奋进。本报今天特别刊发于漪和秦怡两位大家的特别报道,回顾呈现她们的奋斗足迹。

    教书育人不是技术问题,而要带着理想情怀和责任担当

    于漪:向学生撒播理想和美好情操的种子

    “人民教育家”

    继去年获颁“改革先锋”之后,90岁的于漪前天被授予“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刚从病榻上恢复过来的于漪依然记挂着基础教育。她说,教书育人不是技术问题,而要带着理想情怀和责任担当。教师在传播知识的同时,更要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点亮孩子心中的明灯,让他们拥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真本领,这是教育根本之所在

    从教近70年,先后发表400多万字论文专著,执鞭2000多节公开课……这些数字,诠释了一位“从课堂走出来的人民教育家”的教育情怀。

    继去年获颁“改革先锋”之后,90岁的语文特级教师、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于漪,前天被授予“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

    刚从病榻上恢复过来的于漪依然记挂着基础教育。她说,教书育人不是技术问题,而要带着理想情怀和责任担当。教师在传播知识的同时,更要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点亮孩子心中的明灯,让他们拥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真本领,这是教育根本之所在。

    教育要“目中有人”,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

    教师要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向学生撒播理想的种子、美好情操的种子,这样,这个孩子才能明确人生奋斗的方向,明确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既懂得做人的底线、有追求的目标,又有生存的本领。我想,这就是一名好老师应该全力以赴做的事情。

    ——于漪

    对于“好老师”的定义,于漪一直有着自己的看法:老师教好一个班级的二十几个学生并不稀奇,但要教好每一个学生,那真是千难万难的事。当好老师,要有能力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心灵世界。

    为了研究学生的心灵世界,耄耋之年的于漪甚至还研究起了周杰伦和“还珠格格”,因为学生们都被“圈粉”了。学生告诉她:“周杰伦的歌好听就好听在它学不像。”这让做了一辈子教师的于漪心头一震。“我怎么没想到这个,我们想的和学生想的距离有多大啊!”在于漪看来,当一名好老师,要懂得和孩子交流,“教育绝不能高高在上,一定要目中有人,走进学生的世界”。

    走进学生的心灵,是为了点燃一盏明灯。回顾几十年的教育生涯,于漪深深体会到,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而所谓的“教育质量”,不是学生考了几分,也不是某个学科或学校的排名,而是培养出来的人的质量。

    教师要能感受美、营造美,给学生以美的享受

    语文教育既是德育和智育,也是美育。于漪老师非常自觉地追求课程的审美境界,她的课以飞扬的激情、优美的语言、心灵的交流,将学生带入审美天地中,得到美的熏陶和洗礼。

    ——复旦大学特聘教授、中国哲学史学会理事张汝伦

    原闸北区第二中心小学校长葛起裕是于漪60年前任教语文的“开门弟子”。“于老师讲课的语言如诗一般入耳入心,上她的课是一种艺术享受。”葛起裕记得,“在于老师的启发、引导下,大家会七嘴八舌地提出一箩筐的问题,而她总是面带微笑认真听完。”

    彼时,葛起裕还发现一个秘密——学生们发言时,于漪常常用粉笔在讲台角上写几个字或做个符号,时而又会把桌上的字擦掉。原来,这正体现了于漪别具匠心的教育方法:她认为,教育要有针对性,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记下问题,针对学生不同情况,才能有的放矢地启发思考。

    进入新世纪,于漪提出语文学科要“德智融合”,即要充分挖掘学科内在的育人价值,将其与知识传授能力的培养相融合,立体化施教、全方位育人,真正将立德树人落实到学科主渠道、课堂主阵地,加强教师的育德能力,这与现在强调的学科核心素养完全一致,获得全国认可。

    于漪认为,一名优秀语文教师应该是一个艺术家、诗人。教师要给学生以美的享受,首先自己要能感受美、营造美。杨浦中学1966届高中生、市东医院原院长曹中柱说,课堂的知识教育和做人、做事的品德教育相结合,是于老师一贯的教学风格。曹中柱举了个例子:在教授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时,于漪激情地讲述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情怀。“尤其是讲到范仲淹被贬之后,依然对国家无限忠诚,这些话至今犹在耳畔,潜移默化之中使我确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草根老师”甘做教师发展的“铺路石”

    于漪既是一位非常难得的“思想者”,又是一位现实改革的“在场者”,这种与时俱进的现实关怀,使得她的思想能够深接地气。即使到了耄耋之年,于漪老师还感应着时代脉搏的跳动,尽着一个人文知识分子的神圣职责,笔耕不辍,诲人不倦。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原委员方智范

    于漪常说自己是一名“草根老师”。她深知,教师的一句话一件事,往往会影响学生一辈子,因此她格外看重后备教师的培养。

    1984年秋,上海市第二师范学校恢复建立,于漪出任校长。二师首届毕业生卜健回忆说,当年,于漪要求女生剪短发、不准烫发,并定制统一校服,这在学生中引起很大震动。然而,当卜健拿到校服后发现,校服样式不要说在当时,即便今天也是学生所钟情与喜爱的。那时,二师学生穿校服、戴校徽结伴出行,成为马路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校长于漪成功地以校服建构了师范生正气、自律的社会形象。

    从三尺讲台退休后,于漪把大部分精力投注在培养年轻教师上。她把近几年参与的大型教育活动仔细为记者罗列了四页纸、不下三十项。其中,为中青年教师骨干培训班讲述师德与专业实践,她已坚持了八年。此外还有“讲台上的名师”“新秀在课堂”等教师培训活动。

    择高而立,向宽而行,往深而思——有人以这12个字评价于漪老师的教育生涯。于漪说:“虽然我已是耄耋老人,但我仍然跟年轻人一样充满壮志豪情。为了让我们的孩子接受良好教育,要克勤克俭地坚守好教师的本分!”

    她向今天的文艺工作者示范了如何成为观众心里永恒的星辰

    秦怡:干文艺是为理想,理想之源在于人民

    “人民艺术家”

    中国电影百多年的光影长廊里,经典角色、优秀演员用“灿若星辰”来形容,亦不为过。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秦怡能作为中国电影界唯一代表获得“人民艺术家”的殊荣,时间所见证的一切,诚不我欺——跨越两个世纪风霜雨雪,她始终用生命的长度与宽度实践着自己心怀祖国、忠诚于党和人民的不变初心

    “人民艺术家”,这是97岁高龄的秦怡最新收获的荣誉。

    昨天上午,上海电影界几位后辈给她带去了振奋人心的消息。上影演员剧团团长佟瑞欣告诉记者:“秦怡老师听闻一直笑呵呵的,精神状态特别好。看得出,她很高兴,尤为珍视‘人民’二字。”

    中国电影百多年的光影长廊里,经典角色、优秀演员用“灿若星辰”来形容,亦不为过。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秦怡能作为中国电影界唯一代表获得“人民艺术家”的殊荣,时间所见证的一切,诚不我欺——跨越两个世纪风霜雨雪,她始终用生命的长度与宽度实践着自己心怀祖国、忠诚于党和人民的不变初心。

    秦怡曾说,干文艺不是“为谋生”,是“为理想”,这种理想需要内在强大的精神力量,而力量之源就在人民。“作为演员,终身追求的理想,应该是把自己从文艺中得到的一切感人的精神力量,再通过自己的表演给予别人。”

    她用漫长的艺术生涯沉淀出了“人民艺术家”的真谛

    2009年,秦怡88岁。彼时,第2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授予她终身成就奖。秦怡在领奖台上说:“不管是88岁,还是98岁,我都要跟着所有的同行们一起继续前进。”十年后,秦怡果然还牵挂着中国电影,她总说“只要观众需要,我随叫随到”。

    为观众随叫随到的秦怡,2017年时在《妖猫传》里客串了白头宫女,令元稹的诗句在大银幕上有了具象呈现。为电影随叫随到的秦怡,在2015年捧出自编自演自筹的《青海湖畔》,影片背后她亲赴高原拍摄的细节也由此引为佳话。人们开始追问,她的身体里究竟蕴藏了怎样的力量,让这位16岁便开启演艺生涯的艺术家,用近乎一生的时间不懈创作?

    还是交给时间来给出答案。秦怡1922年出生于上海。少女时代正值日寇铁蹄踏破山河时,她参加过学校的红十字会,也向往着为民族救亡图存做些什么。16岁那年,她为参加革命离家出走。但那些情绪像是懵懂的天性,并不够清晰。直到有一天,她聆听了周恩来总理的一席话。

    19岁那年,秦怡去朋友家吃饭,席间坐着位不相识的客人。那人问她是在工作还是在学习,秦怡答,“我在做实习演员,有时唱唱歌,没什么大意思,就是混混。”对方接着问唱什么歌,她答“抗战歌曲”。话音刚落,那位客人马上提高了声音,“那还混混啊,你想想,千千万万的人都在你们的歌声鼓舞下走上前线,这工作多重要啊!”秦怡听了觉得有道理。回家后再琢磨,是什么人能说出这样的话来?她跑去问朋友,才知原来是周恩来同志。

    秦怡开始认真思考这个问题:做文艺工作,是为了谋生,还是为了理想。当年,19岁的她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华剧艺社。

    1951年,导演瞿白音邀请头顶“四大名旦”光环的秦怡,在工农兵电影《两家春》中饰演一个北方农村媳妇。有人开始嘀咕,她能演工农兵?秦怡二话不说,背上铺盖卷,跟着剧组去莱阳农村下生活。在老乡一间堆满牛粪的破房子里,她一住就是大半个月。《两家春》后来被文化部评为“1949-1955优秀影片”三等奖,秦怡本人也因出色的表演被授予优秀女演员奖。

    离生活近些再近些,扎进人民的根深点再深点。正因为抱着这样的表演信念,秦怡为观众带来了接连不断的经典形象:《马兰花开》里能顶半边天的拖拉机手马兰,《青春之歌》中慷慨就义的共产党员林红,《女篮5号》里敢爱敢恨的篮球手林洁,《铁道游击队》里与敌人周旋的芳林嫂,《林则徐》中抗击侵略者的女英杰阿宽嫂,《海外赤子》里最终同意女儿回来报效祖国的母亲,《青海湖畔》为高原铁路梦而奋斗的女科学家……

    她说:“我就是希望作品里有一些精神可以得到弘扬,给人心灵以启迪。所以,我愿意一辈子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

    她用母亲一般的宽阔胸怀,向社会投去了深情大爱

    上世纪90年代,秦怡曾因一场大病住院动手术。一度,她觉得自己的艺术生涯可能就此结束。“那天,我在病房里看电视,正在播《焦裕禄》,我看着看着就入了神,这样一部电影给了我新的力量。”2017年,秦怡在电影党课的启动仪式上回顾《焦裕禄》与她艺术生命间的种种关联。她说:“生动的党员形象和真实的历史画面在大银幕上还原出来,这对观众的影响润物无声。”

    一部作品、一名演员能为社会做些什么,能为人民做些什么?秦怡从她的感同身受里,找到了答案,并不断诠释出新的意义。

    1993年,秦怡主演电影《梦非梦》。该片讲述了一个歌剧女演员与医护人员共同用真爱拯救女儿的故事。外界评价,故事里不乏秦怡现实生活的影子。那会儿,秦怡是儿子“小弟”的守护神,镜头内外,她用母亲的坚韧,传递人间真善美。

    这份母爱在2007年遭受重创,儿子金捷过世。但秦怡没有垮,她很快收拾心情,把这份大爱,投向社会更宽广的地带。汶川地震,她先后捐款20余万元;玉树受灾,她又掏出三万元。旁人很清楚,这几乎是秦怡的大半身家。2012年,她又友情出演影片《三个未婚妈妈》,关爱缺少母亲的孩子,呼吁社会关注弱势群体。

    目睹人民艺术家的付出,年轻的上海电影人们深受震动:“现在有许多人踏入这个行业,他们只看到光鲜的一面,想当明星。但秦怡老师一生所追求的理想,不止于在镜头前塑造角色,她更在镜头外用自己的影响力,示范了‘做一个什么样的人’。那是一种成功之后并不急于走向市场,而是无数次回归朴实的艺术工作者的心态,回归社会责任的人民艺术家的风范。”

    “人家老说我,自己老说累累累,你自己要去做,你活该。我觉得,人活着要有所追求,多做一些有益于大家和社会的事情。”这是秦怡的价值观。她也为今天的文艺工作者做了示范:如何能成为观众心底永恒的星辰。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