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热线 www.online.sh.cn

魔都格调

分享
海派文化

博采众长,大型交响诗《英雄颂》献演艺术节

文汇报 2019-11-15 08:52:35

    英雄是民族的脊梁。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上海音乐学院创演的大型交响诗《英雄颂》昨晚亮相第21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用交响音乐的方式讲述了上海这座英雄之城的革命历史,将革命志士在上海诞生、斗争、成长的历程,谱写成一段段荡气回肠的奋进之歌。以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为底色,展现革命信仰,彰显上海城市品格。

    《英雄颂》由《英雄的黎明》《英雄的意志》《英雄的力量》三个篇章,和尾声《英雄的逸想》组成。作品以田头对唱与现代建设、中国民乐与西方管弦乐、纪实拍摄与多媒体制作相结合为亮点,融合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内核与西方现代化的表达呈现方式。

    作为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资助的上海重大文艺创作项目,《英雄颂》由上海音乐学院作曲家安栋、刘灏作曲,并邀请词作家甘世佳为其中部分段落作词。音乐会由指挥家张亮执棒上海爱乐乐团,并邀请歌唱家方琼教授,钢琴演奏家江晨教授,“力量之声”组合宋罡、王志达,琵琶演奏家汤晓风,笙演奏家鲍龙飞,古筝演奏家邓翊群,竹笛演奏家魏思骏,小提琴演奏家张润崯及上海音乐学院合唱团联袂演出。

    据作曲家安栋介绍,《英雄颂》创作的核心主题是歌颂英雄,雏形来自于一首《英雄壮歌》。《英雄壮歌》是上海音乐学院·上海音乐艺术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与上海市龙华烈士纪念馆的“上音—龙华烈士纪念馆合作教学基地”的共建成果之一,公演后获得观众的好评,从而进一步创作成为现在的《英雄颂》。“我在1978年念小学三年级时就来到了上海,在这里生活了41年。我把自己对这座城市的热爱融入了作品中。将近70分钟的交响诗中,融入青浦田歌、江南吴语小调等上海文化的元素。”安栋介绍说,《英雄颂》中会出现“栀子花,白兰花”等沪语民谣,希望激发出观众心底充满鲜活时代气息的共鸣。

    值得一提的是,《英雄颂》特别邀请青浦田歌传承人杨晓峰参与演出。他与上海音乐学院合唱团和几位童声歌唱小演员,一起呈现了青浦田山歌。青浦田山歌是上海市青浦区的传统民歌。当地劳动人民在耘稻、耥稻时,由一人领唱、众人轮流接唱的田山歌,又称吆卖山歌、落秧歌、大头山歌。其演唱形式独特,自成一格。

    作曲家刘灏介绍说,《英雄颂》运用丰富的多媒体元素,努力将音乐视觉化,希望为观众呈现过瘾的视听盛宴,传播红色基因。参与演出的钢琴家江晨表示,《英雄颂》舞美气势恢宏、表演团队编制浩大,不同于以往她演奏室内乐音乐会时的经验,“这次还有合唱、民乐、管弦乐演奏等多种元素加入,很有震撼力。”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