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热线 www.online.sh.cn

魔都格调

分享
海派文化

汉服爱好者迎来自定义的“汉服出行日” 追寻传统文化之美

解放日报 2019-11-22 08:52:16

    一袭月白及地长裙,外罩素色宽袖长衫,梳起的发髻边簪一朵“定制等了半年”的牡丹绒花,23岁的罗影半昂着头,衣袂飘飘地走过上海人民广场。

    这一身与街头当代服饰截然不同的“古装”打扮,被人们称作“汉服”。让罗影感到欣慰的是,自己不像4年前第一次身着汉服出门那般不敢抬头,也不像当初她这样打扮走上街时有人指指点点,她甚至还遇上好几个同好。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多美的中国意境啊。”罗影说,今天是热爱汉服的网友们自发形成的“汉服出行日”,鼓励大家身着汉服,融入当代城市的生活场景。早有人敏锐地捕捉到年轻人对传统之美的渴求。从火爆一时的《延禧攻略》到刚刚上档的《鹤唳华亭》,越来越多的古装影视剧在故事之外开始强调“服装、化妆、道具”的“高度还原”。

    “幸运的是越来越多的人看到服饰承载的历史意义,系统的研究越来越多;问题是太多商业因素掺杂进来,年轻人难以辨别其中真伪,反而画地为牢相互谩骂。”对汉服感兴趣两年之后,罗影退出了各种汉服贴吧、微信群,微博简介改成“脱圈的汉服爱好者”,再改成“传统文化爱好者”,但她并不后悔喜欢汉服:“它为我打开了追寻民族传统魅力的大门,也养成了阅读、整理资料、参观博物馆和辩证看问题的习惯。”

    街上流行“汉服”

    一些爱好者不愿汉服仅停留在相互欣赏和拍照上,罗影和同学们把汉服穿上了街。

    19岁时大学社团招新,“汉服社”一下抓住了罗影的目光:“原来我的同好还不少!”她回忆,自己从小就对古诗词很有兴趣,各类古代小说也爱不释手,从《红楼梦》看到“网络仙侠小说”,书中对人物形象的描写给了她很大的想象空间:“我有一本自己画的古代人物形象,可以说这些东西丰富了我的童年。”

    和罗影一样,“好看”是很多人接触汉服的最初原因。在英国一所大学就读艺术文化管理的千月是汉服爱好者,有一堂课的论文就是研究“文化界对群体身份认同的影响”,选择的研究对象就是西塘汉服文化周。在回收的几百份调查问卷里,一半以上的人在“穿汉服的原因”一栏选择了“认为美观好看”。千月回忆起自己当初喜欢上汉服的原因:“我最早也是看到报纸上的汉服社活动,觉得好看才去了解。”

    因“好看”入门,因背后的传统文化魅力而更加喜欢。罗影拎起自己的裙摆:“你说这是什么颜色?一般人可能说是‘淡蓝’,但这种颜色的学名叫‘月白’。天青、苍绿、黛蓝、绛紫、绯红……光这些颜色的名字就非常雅致。我们曾有这样优雅的历史,难道不值得喜爱和学习吗?”

    千月说,汉服爱好者有“不同级别”,“好看”是最浅的一级,最深的则是“考古形制”。“有批汉服复原小组,他们会对历史上服装的布料、形式、制作方法、花色进行研究,尽量进行复原。”这些研究成果,甚至被一些影视剧采纳参考。

    一些爱好者不愿汉服仅停留在相互欣赏和拍照上,罗影和同学们把汉服穿上了街。“第一次走上街,有人拍照,还有人来问我们是不是玩cosplay(角色扮演)的,我羞得连头也不敢抬。”不过罗影坦言,随着越来越多的汉服爱好者身着汉服走上街头,社会对传统文化和历史越来越重视,她已渐渐感受不到异样的眼光了:“以前只是穿着服装,现在从梳发髻到妆容,都会尽量尝试还原历史。”

    “大众习以为常,说明汉服的基本概念已经普及了。”身在海外,千月特地带着汉服,不仅出入正式场合时会穿着,也会在当地的中国文化活动中邀请外国人穿汉服体验,“他们对汉服很感兴趣,夸我的服装很好看,这让我有一种民族自豪感,也让我感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对穿着的自由和包容。”

    似是而非的“汉服”

    汉服是什么?很多汉服爱好者无法给出一个明确定义,甚至无法划定“汉服”的历史界限。

    “我一般认为的汉服,就是历史上汉族的穿着方式,当然这是有演变的。”吸引罗影进入“汉服”领域的张琦渝,第一次对“汉服”有渴望是小时候参加绘画比赛:“我画那种《我爱北京天安门》主题的,一群各民族小朋友围绕天安门城楼的那种。我发现其他民族的小朋友都有自己的服饰,但是汉族小朋友我只能画成白衬衫蓝西裤的样子。”

    汉服究竟是什么?无论罗影、千月还是张琦渝,或者更多的汉服爱好者,都无法给出一个明确定义,甚至无法划定“汉服”的历史界限。就连各类“汉服节”“汉服日”,也是众说纷纭。在千月看来,大量的汉服活动更像是“商家的阴谋”。她从高中开始购买汉服,眼见汉服从数百元涨价至数千元乃至上万元,在各类电商平台搜索“汉服”,能找到海量商品,其中不乏“量身定制”“完全复古”这样考究的高单价商品,也不缺模仿各类热门影视剧的“爆款”。

    汉服爱好者们无法否认,近年来“汉服”大行其道,与商业机构的热推和影视剧强调“服化道还原”有关。但在许多专业人士看来,许多年轻人从影视剧里学习历史文化知识是“本末倒置”,学来大量错误的历史知识。一名服装业人士以年轻人结婚热衷的“秀禾装”为例:“谁是秀禾?电视剧《橘子红了》里的女主角。这部电视剧的服装设计是香港设计师叶锦添。不否认这种裙子与电视剧的氛围很契合,但历史上确实没有秀禾装,也没有出现过这样的衣服。按照电视剧那个年代,很多新娘出嫁还会穿黑色的,今天哪个新娘穿黑色?”

    “很多说服装设计还原的影视剧,我都看不下去。”历史上,衣冠不仅是文化认同的标志,也是政治承认的象征。上海博物馆工艺部副研究员于颖以正在播出的一部以宋朝为历史背景、强调服装设计还原的影视剧为例指出:“宋朝服饰虽然简洁,但历史上服装是要体现身份的,有地位的夫人头饰要多配金玉。”

    逃不出“圈”的汉服

    “汉服圈”是一些汉服爱好者的“忌讳”,他们认为“圈”过于粗鄙,更乐意用“同袍”称呼自己。

    记者曾采访某汉服自媒体人,刚谈到“汉服是否在向网红化发展”时,还未来得及打出问题的下半段,已被对方拉黑。

    触怒这位自媒体人的,是“网红”二字。罗影说,就连“汉服圈”也是一些汉服爱好者的“忌讳”,“圈”这样带有网络词汇色彩的用语在一些人看来过于粗鄙,他们更乐意用“同袍”称呼自己。

    然而打开搜索引擎,与“汉服”相关的关键词竟然不少是“可怕”“恶心”“鄙视链”这样的词。在不同的汉服贴吧、微信群里,对发言的格式、汉服的部分细节有着严苛的规定,一旦违反就要被指责。一些女明星曾穿上汉服以引发更多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但也被不少汉服爱好者猛烈批评。

    罗影亲历过多次这样的撕扯与攻击:“一开始是批评一些刚入门的爱好者把‘影楼装’当作汉服;后来是对‘曲裾’‘两片式襦裙’进行对骂,现在争议最多的是‘晋襦’。”罗影坦言,这些在“圈”外人看来几乎不明白讲什么的细节问题,竟屡屡成为“圈”内人相互攻击的起因,而这样的争议摒弃了理性的争论,从冷嘲热讽到谩骂攻击,甚至会对不同意见的网友进行人肉搜索。

    这样的网络争执甚至发展至网下,张琦渝的朋友就曾遭另一群身着汉服的人现场拉扯:“汉服爱好者中有一群人被称为‘汉服警察’,走在路上看到有人穿的汉服不符合他们的标准,就会去嘲讽指责。”

    历经多次争执之后,罗影退出了所有与“汉服”相关的社群,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寻找汉服相关知识。千月也直言这样的争执没有任何意义。“现在所有汉服都只能叫改良汉服,比如有些店家会给襦裙加吊带方便穿着,或者加强腰身曲线符合现在审美。这种改动是良性的,没必要以此作为骂人的理由。”

    “汉服热”如何回归本意

    服装本身就是发展的,必须适应生活的,不必负载那么沉重的历史学术意义。

    “‘汉服’这个概念本身就是新造的。”在许多专家看来,中国绵延5000年的历史本来就是不断融合的历史,承载历史的服饰也在不断借鉴各个民族服饰优点:“比如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北魏孝文帝崇尚汉服,都是民族融合在服装上的具体体现,谁才是‘正宗’汉服?这本身就是不断演化的概念。”

    在专家看来,青年人对汉服的热衷也体现了他们回归中国传统文化的渴慕。专业人士应该看到这样的热情,系统还原中国历史上的景象,可以从服装、生活用品这样的细节入手。而影视剧、各类社团组织则应承担起“呼唤兴趣”的功能。

    被网友评价为“高还原度”的网剧《长安十二时辰》导演曹盾认为,对细节的考据是他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的社会职责,他强调自己的职责在于“抛砖引玉”。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胡中行认为,影视剧中的历史知识毕竟是碎片化的,真正要了解历史,还是要去博物馆看文物、阅读相关书籍等,影视作品只是引导。

    罗影至今仍觉得喜欢上“汉服”是一件好事:“因为要跟其他人争辩历史的问题,我会特别注重文史资料整理搜集,开始对博物馆里的展品有兴趣。那些文献资料、市井小说的描述和博物馆的展品如果相互映证,我会特别有成就感。”

    而千月仍然保持着每年在汉服上投入2000元,“一般都是买单件,自己搭配,和时装混搭。”除了方便行动外,也要和所在场景不违和。“服装本身就是发展的,必须适应生活的,不必负载那么沉重的历史学术意义。”身在海外的千月认为,借汉服来传播传统文化是一件好事情。比如上世纪80年代曾有一批日本时装设计师在国际上崛起,吸引了人们对日本文化的关注,“他们并非直接展示和服,而是抓取日本文化中的元素呈现在服装上,吸引其他文化领域的人去了解日本文化。希望我们也能借助现代的方式,讲好中国自己的故事。”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