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热线 www.online.sh.cn

魔都格调

分享
海派文化

田头这堂“课”让很多孩子铭记一生

文汇报 2019-11-29 08:55:28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很多生活在大城市的孩子,这两行古诗儿时就会吟诵,但要让他们从繁忙的学业中抽身,到田间地头参加劳动、亲身体验农业劳作,还真有点儿“奢侈”。

    在上海市曹杨第二中学,学农是办学65年来不曾间断的传统。对很多在校生乃至毕业多年的学生来说,学农的经历是他们“一辈子难忘”的劳动课。

    “因为我们是真学农,让学生们跟着农家走进田头,自己拿起农具干农活。”每次谈到这个话题,曹阳二中校长王洋就难掩心中的激动。

    组织学生“走”出上海,到农业省份的乡村务农,让学生积累一段内容丰富的研学经历,这几年,沪上越来越多高中开启了劳动教育的全新探索。“学农给学生带去的收获超出很多人想象。学校是育人之所,把课堂搬到田头,让学生们参加体力劳动——这不仅是必要的社会实践,也是最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王洋的话,道出了当下很多教育工作者的心声。

    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劳动是不可替代的一课,也是必须抓好的一课。

    延续65年的校规:所有学生都要“爱劳动、会劳动”

    拔花生、种大葱、掰玉米、刨地瓜……就在一个月前,曹杨二中的高二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山东临沂,开启了为期一周的全员“学农”时光。走出熟悉的课堂,行走于田垄之上,面朝黄土,跟在农民伯伯身后畅快地干上几天农活……几乎每位学生返沪后都兴奋地说个不停。

    曹杨二中是伴随着新中国第一个工人新村——曹杨新村一同发展壮大的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自建校第一天起,这所学校就立下“校规”:所有学生都要“爱劳动、会劳动”。“建校65年,弘扬劳动精神、培育劳动技能的办学理念一直延续至今。”王洋介绍,学校在强化科学、文化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先后开设了十多门面向未来的劳动技能校本课程,创建了六个劳动技能实验室。

    比如,高二劳技课引进同济大学“机械制图CAD”“现代信息科学”课程,引入上海交通大学“单片机与机器人课程”;创建“自行车创意实验室”,让学生有机会自己动手组装自行车等。

    与劳技课程相比,让王洋最自豪的是“多年来,面向所有学生的学农教育从不曾间断”。为了引导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增长才干、体察国情”,曹杨二中的一大办学特色是,带着学生走出学校,在田间地头“真刀真枪”干农活。

    “剥开苞米时的费劲,手掌摩挲之间的隐隐作痛,都在一袋袋沉甸甸的丰硕果实中化为了难以言喻的成就感和自豪感。等到黄昏时候,金灿灿的苞谷已在同学们的努力下堆成了一座小山……这是此刻累得腰酸背痛以至席地而坐的同学们眼中最美的色彩。”这是去年曹杨二中组织学生到甘肃定西、榆中、会宁三地学农考察后,一位学生写下的感言。

    学生们除了在作文中时而提及务农的经历,或是把这段经历写入高中生社会实践报告,老师们还惊喜地发现,学农这一课让很多同学“成长”了。借助学农,学生有机会真正和农民接触、对话,了解我国当下真实的农村生活,对国情有了更多感性认识。

    走出去的劳动课,是一堂生动的德育课

    在上海,学农对所有高中生都是“必修课”,大多数学校一般都是在市内找一个学农基地,安排学生完成这一社会实践。不过正如一些专家所言,“由于上海周边农田已经不多,学农基地安排给学生的农活有限,有时候更像‘扮家家’。”

    因此,近年来,沪上多所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纷纷抓住学农这个环节,“升级”劳动教育,为学生创造更多体力劳动的机会,让青年学子在真实的劳动实践中增强劳动观念。

    今年,上海中学第一次带着全校400多名高二学生一起“走出去”,到江西上饶开展为期五天的务农研学实践。学生们在田头挖红薯、挖莲藕,亲手烤玉米,干了几天的重体力农活,在老师的带领下,大家走访了学农基地附近的上饶集中营,参观葛源革命烈士纪念馆,向烈士纪念碑献上花圈。

    “祖国有多大有多美,真实的农村生活是怎样的,青年学子能够为社会做什么贡献、带去哪些更好的改变……只要把学生们带出去,他们就会有深刻的体悟。尤其对从小生活在上海的孩子来说,有这样一段经历太重要了!”上海中学校长冯志刚告诉记者,学校今年创造性地将“绿色学农”与“红色研学”有机结合起来,就是希望让学生了解国情、开阔眼界、增长知识的同时,有效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农不仅是一堂劳动课,也是生动鲜活的德育课。

    在王洋看来,要让更多学生通过劳动实践,升华对劳动价值观的体验感受,继而崇尚劳动、热爱劳动。学校可以抓住劳动教育课程链这个突破口,在相关课程的组织上进行更缜密、更有针对性的设计。

    在曹杨二中,除了分层推进的学农劳动教育,学校还把工程劳动教育有机融合在高中生的学工社会实践。比如,学校分期、分批安排学生参与以色列理工学院的现代农业工程实地考察、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的智能制造实习,以及同济大学本科生真实的科学研究等,以此锻炼学生意志力和创新能力。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