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热线 www.online.sh.cn

魔都格调

分享
海派文化

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上唱响“中国声音” 上海科研人员发表论文数量占28%

东方网 2019-12-25 08:54:57

   2019年3月20日,上海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增强科技创新中心策源能力的意见》,提出了25条改革举措;6月14日,上海量子科学研究中心挂牌成立,一个量子科技领域全球学术新思想、科学新发现的重要策源地就此成形;11月2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有条件批准了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新药——九期一的上市申请,上海在抗阿尔茨海默病研发领域“领跑”全球……

  昨天,记者从市科委2019科技创新工作总结会上了解到,过去一年,上海创新策源能力实现了显著提升。截至11月底,上海科研人员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科学》《自然》《细胞》上发表论文数量约占全国总数的28%。上海连续7年在“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评选中排名第一。

  2020年是“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成基本框架的“交卷之年”。上海科技创新工作将对标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期间提出的“四个新”“四个第一”的总要求,聚焦“三大任务”和“三大领域”,为中长期上海科技创新发展开篇布局打下基础。

  高水平创新人才加速集聚

  科创中心的建设离不开海内外人才的支持。截至11月底,上海累计核发《外国人工作许可证》逾18万份;其中,外国高端人才(A类)3.2万余份,占比约18%,引进外国人才数量和质量均保持全国第一。

  此外,上海赋予临港新片区引进外国人才管理权与自主权,推进浦东新区先行试点实施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差异化流程和用人单位信用管理制度。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支持青年人才成长,增设学术/技术带头人计划青年项目,启明星计划和扬帆计划规模实现翻番,分别支持和立项200项和600项;31岁上海青年科学家创何梁何利奖最年轻获奖者纪录。

  2020年上海将着力加强海外引才引智平台建设,优化外国人才政策环境,建立健全外国人才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全球高层次科技专家信息平台和科技人才服务窗口功能。积极发挥科技人才计划体系在创新人才集聚和青年人才培育方面的作用,改革人才计划选拔机制,注重培养一线创新人才,努力集聚和培育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优秀青年人才和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

  “三大领域”布局和攻关实现重要突破

  2019年,上海持续推进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三大领域创新发展,凝练形成44项关键技术重点攻关项目清单。

  集成电路领域完成了制造装备、材料及零部件、核心芯片器件以及相关新工艺新方法的系统布局,14纳米制程工艺、300mm硅片的研发和市场化取得新突破;启动了“上海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开展基础理论、新型算法、脑机融合、开源框架等前沿方向的研究和布局,打造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实施新一轮生物医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九期一、可利霉素片、聚乙二醇洛塞那肽注射液、糖尿病药物YG1699、全景PET/CT、首款肿瘤电场治疗产品Optune等一批新药和高端医疗器械上市和产业化实现重要突破。

  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全国先行

  今年3月出台的上海科改“25条”,进一步扩大科研事业单位自主权、促进新型研发机构创新发展、完善科研计划项目(课题)专项经费管理等一系列配套政策相继出台。首批选取20个基础研究项目在全国率先开展经费使用“包干制”改革试点,科研事业单位因公临时出国(境)审批管理流程大幅优化,科研仪器设备采购更加便利。

  此外,上海积极推进科技创新立法,研究起草《上海市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草案,已通过市人大常委会二次审议,即将提请市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

  2020年,上海将进一步落实科研事业单位管理自主权,促进各类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深入开展科技成果权属改革与试点,加强高校和科研院所技术转移转化体系建设。对照国家最新出台的政策和改革要求,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效果导向,针对上海科改“25条”贯彻落实情况,学习借鉴国外和兄弟省市创新政策,不断完善改革举措,优化政策体系,研究深化上海科改“25条”。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