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热线 www.online.sh.cn

海派文化

分享
海派文化

九部戏曲曲艺佳作亮相第二十二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上海热线 2023-10-08 09:44:08

上海热线讯 10月15日,随着上海昆剧团全本55出《牡丹亭》之集粹版将作为艺术节开幕演出盛大上演,越剧、晋剧、花鼓戏、南音、锡剧、曲剧、花灯戏……一幅荟萃着南腔北调的戏曲瑰丽画卷将在第二十二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期间徐徐展开。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牢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秉承“艺术的盛会,人民大众的节日”的办节宗旨,通过新策划、优内容、强惠民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汇全国戏曲精品力作,聚全球演艺市场目光,9台戏曲、曲艺佳作从300多台报名剧目中脱颖而出,将以多样题材、创新舞台、深度哲思颠覆观众对传统戏曲的想法。尤其是南音、花鼓戏、花灯戏等平日里难得一见的剧种汇聚上海,也让有不同观演需求的观众都能找到心仪的作品。

图:全本55出《牡丹亭》之集粹版剧照

女子挑梁,突破剧种局限走向世界

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中,戏曲的传承发展找寻到源头活水,也找寻到熠熠生辉、独树一帜的世界坐标。

吟唱着“六方印,六座山”的苏秦,“一条道走到死也是凯旋”的苏秦,书写的是人间大义,映照的是和平与梦想。以历史烛照当下,这是隔着千年的时光,古人苏秦仍能与现代的观众产生共鸣和共情的原因。10月19、20日,由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团长蔡浙飞领衔主演的史诗越剧《苏秦》将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上演,观众可以看到女子越剧的细腻表演,更可以看到一个灵魂徘徊在命运中的呐喊,和个体生命在时代中的极限绽放。

“创排《苏秦》,是小百花自身舞台艺术锐意传承发展的责任。”蔡浙飞坦言。为此,编剧王宏在多义的探索中寻找苏秦,导演杨小青站在历史的高度来排《苏秦》,对画面、造型、手段都比以往的女子越剧要来得气势更宏伟。舞美、多媒体与灯光总设计萧丽河将历史的故事装在一个现代的壳里,让角色全部沉浸在简洁的空间里,好像他们就是历史的一个片段。苏秦的故事家喻户晓,但在蔡浙飞的舞台上力图以“史诗之风”唱响“和平之愿”,这体现了女子越剧的史诗担纲,为越剧新剧目创作进一步拓宽了题材领域,也为越剧历史剧创作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同样在表演上突破以往舞台经验、塑造历史人物形象的还有晋剧的领军人物谢涛。身为女老生,谢涛早在2005年就凭借一出《范进中举》在晋剧阔别上海舞台69年后叩响上海大门。2017年谢涛被授予第27届上海白玉兰戏剧奖“特殊贡献奖”,她是获得此项殊荣最年轻的一位艺术家,也是山西省戏剧界第一位获此殊荣的艺术家。上海还为晋剧叩响了国际舞台艺术交流的大门,2007、2008年、2009年、2017年,晋剧《范进中举》、《魅力晋剧——精品剧目绝活绝技》从上海出发分别登上了俄罗斯、日本、美国、加拿大等世界舞台。

这一次,谢涛化身庄周将于10月27日、28日在上海星舞台带来无场次晋剧《庄周试妻》。谈到对戏的创作体会时谢涛说,庄周在她的创作经历中,完全是独树一帜的舞台人物,区别于她创作的任何一个人物,她要一人分饰多角,演出庄周多个维度的心理、状态,“这在很多时候是交织的,不能分割来体现。这部剧目的创作于我而言是新的突破、跨越、实验、创新,也是对晋剧艺术的解构与再建构。”

时代精神的张扬,民族精神的重铸,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文姬归汉”是我国千年传唱的历史故事,历代演绎无数艺术经典。厦门市南乐团大型南音剧目《文姬归汉》将于10月26日、27日上演于宛平剧院,这也是厦门市舞台艺术作品首次入选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该剧是著名剧作家王仁杰的遗作,故事取材千年传唱的历史故事以及《悲愤诗》《胡笳十八拍》等文学经典,讲述了东汉著名女诗人蔡文姬因战乱被掳,在匈奴十二年,日夜思念故国,最终忍痛别子归汉的故事。饰演蔡文姬的是中国曲艺牡丹奖表演奖获得者杨雪莉,她台风沉稳,唱腔婉转,一唱三叹、高低自如、跌宕起伏,感人至深。著名作曲家江松明在保留有南音传统“四大件”乐器的基础上,也引入古琴、编钟、埙、鼓、云锣等中国古老乐器和西洋弦乐等进行配器,丰富了全剧的音乐形象和表现力。该剧紧扣“去国怀乡”的文化母题,辗转吟唱,以女诗人的生命苦旅和对华夏文化的坚守与回归,歌颂了深厚深沉的爱国主义精神,彰显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层价值和穿越时空的精神力量。

文学滋养,现代精神植入戏曲改编

在著名剧作家陈咏泉看来,影视对文学的改编是“百年修得同船渡”,戏曲对文学的改编可以说是“千年修得共枕眠”。宋元以来,戏曲登台的那一刻起,就没有停止过对文学的改编。戏剧与文学二者相互成就、相得益彰。文学给戏剧提供了滋养,戏剧也让文学得到了更持久、有效的传播。

本届艺术节期间,陈涌泉继《阿Q与孔乙己》《风雨故园》之后,推出的继承新文学传统三部曲之三《鲁镇》将来沪,河南省曲剧艺术保护传承中心打造的这部曲剧是为纪念鲁迅先生诞辰140周年而作,11月3日、4日上演于宛平剧院。《鲁镇》继承了鲁迅丰厚的思想遗产和强烈的批判精神,在提炼淬取鲁迅原著精华的基础上,赋予作品新的精神高度和人文内涵,从而将“鲁迅题材的戏曲改编”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鲁镇》以鲁迅名篇《祝福》中祥林嫂的命运为主线,将狂人、阿Q、孔乙己、九斤老太、单四嫂子等多个文学形象熔于一剧,重新建构和演绎了发生在鲁镇的故事。虽然是用北方的曲剧去表现江南的鲁镇,但没有一点违和感,原因在于该剧把鲁迅的作品当作一种环境、一块土壤来表现,使众多人物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一个生态场,并融入了对民族精神的表达,传递了超越地域的情感共鸣。

无独有偶,另一部由鲁迅作品改编的锡剧《涓生之路》由无锡市锡剧院、东台市锡剧团联合创排演出,将于10月30日、31日在宛平剧院上演。锡剧多是爱情题材,《伤逝》恰是鲁迅写下的爱情小说,滩簧唱腔柔美,长于抒情,江南水乡情趣和浓郁生活气息兼备。演出阵容汇集锡剧“彬彬腔”第三代嫡传王子瑜、锡剧“梅派”第三代传人蔡瑜等多位国家一级演员,将为当代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审美体验,品味文学经典魅力,感受鲁迅精神的时代写意。

丁香树下,弥漫着淡淡的哀伤、浓浓的离愁,似听到涓生在呐喊:“这混沌世界哪里有我路一条?”青年的呐喊振聋发聩,自由意识在黑暗中如惊雷般觉醒,锡剧《涓生之路》在鲁迅先生写的短篇小说《伤逝》中摸索穿行,找到一条新路,从留白中生出“阿力”“易局长”“郝大爷”等原创人物,让故事从涓生一人的喃喃自语变为时代的交响曲。

“因情成梦,因梦成戏。”明代戏剧家汤显祖凝聚毕生心血创作的《临川四梦》,以其深邃的思想内涵成为人类戏剧作品中的瑰宝。“一生四梦,得意处唯在《牡丹亭》。”正如汤显祖所言,这“四梦”之中,《牡丹亭》以其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成为中国戏剧文学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建团45年来,上海昆剧团对昆剧《牡丹亭》的修改提高与演绎有10余次。凭借不同演员各具特色的艺术呈现,上昆演绎的《牡丹亭》在国内外戏剧舞台享有盛誉。此次集粹版《牡丹亭》,上海昆剧团探本溯源,做到了浓缩且完整、丰富且精彩,也充分保留原著精神,复原昆曲风流雅韵。

以文化人,古老剧种焕发时代生机

守根护脉,方能以古鉴今,古韵新唱,则让沉淀着历史烟云、凝结着先贤智慧的经典古戏、文化遗产“活起来”。

夫子张九如,可屈膝不可夺志。10月21日,由湖南省花鼓戏剧院创排的《夫子正传》将亮相虹桥艺术中心。《夫子正传》脱胎于传统花鼓戏《讨学钱》。传统戏里《讨学钱》的故事主要讲述了年关将至,教书先生张先生尚未收到学钱,无奈去学生陈家讨学钱,反而被陈大嫂教训至落荒而逃的故事。编剧徐瑛将这个故事拓展,将山乡教书先生张九如置于近代中国历史大变迁、国运大动荡的时代洪流中,增加了时间的跨度和历史的厚度,极大丰富了其思想内涵和喜剧色彩。同时,《夫子正传》延续了《讨学钱》浓郁质朴的乡土风情和幽默诙谐的语言风格。

主演朱贵兵饰演的张九如将展现一连串高难度的演唱技巧,他唱功醇厚,中气十足,特别是剧终前张九如荡气回肠的中心唱段,铿锵有力地把文人风骨和民族气节抒发得酣畅淋漓。全剧在雅与俗、传统个性与现代气质、民间立场与精英追求之间自由游转,在独辟蹊径的题材开掘中承载起中国精神、中国形象、中国声音的精彩表达。

乡里合作土变金,一家有事四邻帮,远亲不如好近邻,一部说的是老百姓的事儿、唱的是听得懂的词儿的商洛花鼓戏《情怀》即将于11月8日上演于大宁剧院。这部由商洛市地方戏曲研究院带来的现代戏具有大秦岭浓郁地域风情,其以幽默风趣、青春浪漫的花鼓喜剧风格表现了刚从大学毕业分配到单位的赵小燕,抱着“山乡育我一份情,我报山乡一世恩”的家国情怀来到云湖村扶贫的感人故事,呈现了陕南大地山乡巨变、山河锦绣、乡村振兴的时代画卷。

为突出浓厚的商洛地域特色,在舞台呈现上,主创团队别出心裁地将商山四皓、摩女跑云云、洛水谣、编帽曲、渔鼓等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非遗融入其中,呈现出多元态的生动表达。该剧以乡村养老为切口,关注当下乡村振兴大蓝图,让观众在观剧时潜移默化地感受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的深刻道理。

为让更多的青年人认识并爱上花灯,云南玉溪市花灯剧院特别打造了一部青春剧《花腰飞虹》,将于11月15日、16日在宛平剧院上演。这部花灯戏以大学生毕业回乡创业、振兴乡村为主题,塑造了四个性格各异、情感充沛的年轻人,并把故事嫁接到玉溪花腰傣聚居区,从而既演绎当下青年人身上的故事,又宣传玉溪独有的花腰傣民族文化。

每当女主角遇到了困难,她母亲就会唱起经典的花腰傣民谣“苦累不用怕,艰难不用愁,一路不回头,顺大江奔流”给她听,这首民谣来自新平花腰傣的史料中,在剧目上演的时候,观众将可以领略到花腰傣的原生态唱法。玉溪市花灯剧院艺术总监杨丽琼介绍,《花腰飞虹》把花灯音乐和花腰傣音乐很好地契合在一起,在花灯音乐方面,用了玉溪花灯“五大调”中的道情、走板、虞美情、五里塘四大调,还用了玉溪花灯中的补缸调、纺纱调等,保留了玉溪花灯音乐的根,但又在老腔老调里面有所发展,形成“旧中有新、新中有根”的特点。

花灯舞蹈和花腰傣舞蹈融合也很有看点,尤其在第五场里面黑伞舞的表演将是一场视觉盛宴。花腰傣绚丽的民族服饰也将成为靓丽的风景线,舞美用了大量线条式设计,贴近了戏曲的空灵和想象特性。花腰傣民族特色与花灯剧特性有机交融,激励青年观众在乡村振兴的求索中,用真心真情谱写出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地方戏曲剧种不仅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中的瑰宝,更是表现和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作为国家级国际文化交流的平台,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在荟萃世界艺术精品力作的同时,不断以生动鲜活的艺术形式,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借助丰富多样的传播方式,火热的戏曲演出将在上海这个“戏曲大码头”再现繁荣盛景。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不仅将成为展示当代戏曲创作最新动态的一扇窗,更是连接传统文化与多样受众群体的一架桥梁。在这个世界文艺竞相绽放的舞台,中国传统戏曲曲艺演出必将成为中外观众感受中华本土人文魅力的绝佳契机。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