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热线 www.online.sh.cn

热点资讯

分享

高博医疗集团上海血液病临床研究中心正式成立 ——深耕血液肿瘤30余载 启新航道再惠华东血液病患者

上海热线 2020-01-10 08:29:12

上海热线讯,2020年1月9日清晨,静安场中路上一家民营医院迎来了来自上海和全国的几十名特殊“客人”,沪上三甲医院血液科专家悉数到场,多位康复多年的血液病患者带着家人赶来,更有96岁高龄的我国著名的血液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振义院士,特殊客人的到场,有一个共同的目的:见证高博医疗集团上海血液病临床研究中心的成立与启动。

我国血液肿瘤患者治疗需求亟待被满足

血液肿瘤是一种原发于造血系统的疾病,常见的血液肿瘤主要包括各类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以及恶性淋巴瘤。据统计,2017年我国血液病医院总诊疗人次28.2万人次,2018年这一数据已达38.49万次,血液病的发病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以白血病为例,据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统计,我国有血液病患者近400万,仅白血病每年新增约4万名患者。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2019年最新癌症报告,以白血病和淋巴瘤为代表的血液肿瘤已跻身造成我国居民死亡的前十大恶性肿瘤。

与巨大的救治需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医疗资源的缺乏,根据中国卫生和健康统计年鉴,2018年我国专业血液病医院仅14家,血液病医院相关卫生人员数量不足3000人,大多集中在北京、上海、广东等沿海发达地区。上海作为中国经济中心和一线国际化大都市,在医疗方面同样承载着来自全国尤其是华东地区疑难血液病的诊断和治疗工作。

高博(上海)血液病临床研究中心学科带头人,医疗院长王椿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谈到,尽管近年来在血液病诊疗领域新的治疗方法为临床与患者提供了更多治疗选择,但面对难治复发血液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仍是治愈血液肿瘤的有效乃至唯一手段。据统计,美国每年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20000余例,欧洲40000余例,而中国每年造血干细胞移植不足10000例。按人口规模推算,中国尚有大量的需要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血液病患者得不到医治。王教授介绍到,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主要是高水平的专家团队和医疗资源稀缺且发展不平衡。

血液病难 老年造血干细胞移植更难

血液流动于全身器官,与实体肿瘤不同,血液肿瘤是发端于造血系统,是影响患者全身的系统性疾病,培养合格的血液科医生将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因为他需要精通内科,检验,影像,感染,内分泌等诸多学科,而能够植根血液病并且不断尝试创新的医生更是少之又少。

从疾病角度看,血液肿瘤分型之多令人望而却步,根据WHO2016年最新的血液病分型,仅淋巴瘤一个瘤种目前已发现85种分型,更不要提血液肿瘤大家族里几百种类型。在每一种分型中还面临着极其复杂的诊断与治疗方案。根治血液肿瘤的有效方案之一是造血干细胞移植,同样面临着患者自身条件各异、供者选择方案、预处理方案、移植后抗宿主病,移植过程中抗感染等极其复杂又难以预料的情况。

从患者年龄看,虽然白血病高发于儿童期,患儿约占50%。但值得关注的是,由于发现及时,治疗选择多,儿童白血病治愈率能够高达80%,而由于老年人体质较差,身体器官与功能逐渐衰退,又常常合并有其他系统疾病,老年血液病的诊断与治疗反而成了临床比较棘手的难题。60岁,在WHO的人口划分中还算中年人,但在大多数医院里,超过50岁的血液病移植患者往往在收治方面慎之又慎,超过60岁的患者,被收住院的可能性约等于零。据了解,年龄超过60岁老年患者的心脏、肝脏、肾脏、肺功能都逐年减退,较难耐受异基因移植大剂量化疗及术后感染排异的并发症,移植失败率高,所以国内的移植中心都挑选60岁以下的患者,对于半相合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年龄上更是控制在60岁以下。

2017年,一位67岁的患者因为继发性白血病找到王椿教授,因为年龄过大,化疗不能缓解,全是移植禁区。走了很多家医院,被推荐到王椿团队,因为王椿“胆子大”。王教授仔细地制定了造血干细胞移植计划,移植过程异常顺利。一个半月就出院了,术后没有复发,老人正在女儿的陪伴下安享晚年。

2019年再次遇到王教授,这一数据再次被突破。采访中,王教授谈到“在移植年龄方面,我和团队始终在学习和追赶国际,发达国家目前能做到75岁,日本甚至有80岁,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上海的老龄化走在全国前沿,根据计算,急性髓性白血病50岁以上的病人占总数的一半。如果这部分病人不能做移植,急性髓性白血病的总体预后将很不乐观。我们团队学习国外的基础上,尝试将年龄限制突破到60岁以上,年龄最大的有69岁,截至目前,病人治疗的效果很好。”

挑战不可能 一个又一个奇迹

诊治多种类型血液病、血液病诊疗过程中的抗感染、应对高龄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王椿教授和团队的专长。打开王椿教授的履历,发现这不仅仅是一名血液科医生的成长史,也是攻克血液病难关的记录册。

载誉海内外,耕耘血液病领域三十余载的王椿教授,在全国血液领域几乎无人不晓,90年代初出在同济医科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后,王教授赴加拿大安大略肿瘤研究所骨髓移植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1998年回国,到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科工作,这一干就是20年。这期间王椿教授发表国内外论文100余篇,其中SCI25篇。率领团队完成造血干细胞移植一千多例,在高龄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和疑难病例处理方面,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荣获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二等奖各一次。

1999年,王椿教授在国内较早地采用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伴严重感染,国外的成功报道也少见;2000年在国内首次采用非亲缘HLA一个位点不合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并获得成功,为重型再障的治疗探索一条新路;2001年开展了非亲缘外周血干细胞治疗急性白血病工作,成功地控制了超急性移植物排斥反应;2002成功地开展了自体移植加非清髓性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工作,国内无相关报道。

此外,王教授带领团队首创移植嵌合状态监测技术专攻“复发率”,在国内最早建立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嵌合状态监测技术。用科学的手段监测植入细胞的百分比,尤其是患者做完移植手术以后,可以监测手术效果,在复发之前,通过观察细胞数量百分比来及时采取干预手段,进行药物调整,所以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这个关键技术的解决,使王教授团队移植成功率达到60%。

临床不断突破的同时,王椿教授同样是国际学术舞台的“常客”,先后在多家全球顶尖医学杂志发表了血液疾病领域的等专业论文,并多次登上美国血液学年会上交流。2001年曾接受英国《The Lancet Oncology》杂志的专访,并在该杂志上发表,均被SCI收录。

“能多救一个患者就要多救一个”

“能多救一个患者就要多救一个”几乎成了王椿教授的口头禅,他也是这样践行自己的理念的。然而现实往往是骨感的,近年来随着基因检测、免疫治疗等新治疗方案的推出,实验室升级更新,科研和资源的投入需求巨大。由于造血干细胞移植洁净病房经济成本高达数十万元甚至近百万元,且占地需求较大,面对大量亟待解决诊疗与住院需求的患者,难以为血液科扩床,满足患者们的需求。,

诸多难题,在王椿教授遇到高博医疗集团之后迎刃而解。在启动仪式当天的医院参观中,王教授向记者介绍,高博(上海)血液病临床研究中心打造了最具特色的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配备洁净层流病房32间,每年可以完成造血干细胞移植约300例。为了增进医患交流,患者与家属交流,最新的移植仓还特别设置了家属探视走廊及医患谈话间,让护士、家人、医生能够尽最大可能多与患者进行当面沟通,了解治疗进展,增进沟通与信任。

精准诊断已进入基因诊断时代,需要高精尖的分子实验室。高博医疗集团投资数亿元在北京、上海、广东建立精准诊断实验室,引入诊断所需的全球最先进仪器设备,为血液病的精准诊断与科研创新提供良好环境。

未来,在信息化方面,高博集团投入5000万元,成立了自己的IT团队,做好病例统计、实验数据整理,为上海医生团队提供有力的支持。当一支富有经验、充满信心与理想的医生团队遇到一个懂行业、懂医生、懂患者、不求短期回报、愿做长期支持的医疗集团,就实现了“一批专业高端人才在一起互相激活”的场景,高博医疗集团总经理如是说。

最后,王椿教授谈到,“我心目中的医院是可以让我们做一个纯粹的医生,回归本职工作,深入了解每一个患者,以治愈为目标,提高临床和科研的转化效率。”

医疗服务的品牌需要几十、甚至上百年的积淀才能立得住,需要几代医护同袍前赴后继的兢兢业业服务才能创得出来,未来,我们将一起打造华东地区血液病医疗品牌,力争实现救助更多患者的理想。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