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热线 www.online.sh.cn

侬好上海

分享
侬好上海

上海的小马路越来越火了!一面哈哈镜就吸引到不少年轻人来排队

上观新闻 2023-05-22 11:12:08

一样,又不一样

因为这场小马路派对,曾在附近陕西南路工作过两年的吴秋对南昌路有了不一样的感受。

南昌路茂名路口,红砖墙在这里转了一个饱满的弧形,墙壁夹角处开出一家花店。一墙之隔是居民厨房,滋滋地冒出炒菜的声音,两只小猫从虚掩的门里探头张望。

对面茂名南路151号南昌大楼,建于1933年,铁门镂空成朝阳的图案,一路向上看,黄绿色块相间,尖顶装饰太阳、闪电、云海等图案,典型的装饰艺术风格;斜对面的老弄堂淮海坊,有典型的弄堂格局,外墙、顶部又带着欧洲建筑细节,折射文化交融的风貌,曾是巴金、徐悲鸿、竺可桢等人的寓所。

“以前上下班偶尔经过,行色匆匆来不及细看。”吴秋虽然知道路口转角处藏着一尊泰戈尔雕像,但在这场派对上才听周围居民说,雕像是2010年中印建交60周年时印度赠送给上海的,安置的位置靠近徐志摩和陆小曼曾经位于南昌路136弄的寓所。“这是上海小马路的魔力,一开始走在这里会觉得很美很有风情;再深入了解后才发现背后有那么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再经过有不一样的感觉。”

国内少见的“探街”博主“虞氏小女探街”虞海琴,有多年商业地产从业经历。她从三个层面来阅读南昌路:两端连接环贸iapm和TX淮海这样的商业地标;交汇茂名路、陕西路、毗邻淮海路,形成独有街区生态;遍布的“红色足迹”让这里有了厚重的历史人文风貌。“南昌路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在周边整体审美提升,品牌、商铺更新后,渐渐显露风格。”

集中行走探访街区一年多,虞海琴发现餐饮在街区商业里仍占据非常高的比重。“透过餐饮文化这一点,可以窥见不同街区的个性和定位。比如永康路咖啡厅很集中,乌鲁木齐南路社区小店丰富,上海很多小马路都有自己的个性特色。”

安福路、武康路上蜂拥而至的人群,未必知道自己打卡的某幢漂亮的建筑曾发生过怎样的故事。虞海琴感慨自己去走访研究之后才发现小马路的个性,“每个街区不同的历史文化底蕴值得展示。”在她看来,一杯咖啡、一样美食,是一个“引子”,用一种轻松、不需要太高成本的方式展现街区特色。“不能把文化仅仅放进博物馆、艺术中心,让人觉得离自己很远。当我们发现自己所在的地方,也许泰戈尔、巴金也来过,也在这里喝过一杯咖啡,我们就与历史产生了某种不可思议的联结。”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