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并不是一朝一夕间就会发生的。那么,到底是谁给了癌细胞“变大变强”的机会?一起来看看肿瘤医生揭露的真相!
是谁给了癌细胞“变大变强”的机会?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医师潘战表示,癌细胞本质上是身体内正常细胞变“坏”了之后的“异形细胞”。体内出现几个癌细胞,这其实没什么大惊小怪的。可能此刻的你,体内就有癌细胞,或者曾出现过癌细胞。
有的人会惊呼:这是真的吗?太可怕了!其实不用大惊小怪。没什么可怕的,它们几个癌细胞根本成不了“气候”。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有一个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前提:你自身内部不能出问题,你的免疫系统得正常运转,那么几个癌细胞对健康没有什么明显影响。
一个人生大病,无外乎“内忧”和“外患”。一旦出现以下两种情况,癌细胞就有机会发展壮大:
一是外部出问题,“敌人”变强大了。
就癌症来说,刚开始体内有少数几个癌细胞出现,这并不可怕,但如果这少量的癌细胞“锻炼”出可以逃避免疫打击的本事。那么,它就会不断发展壮大,癌细胞越来越多,终成气候,长成癌症。
二是内部出问题,“自身”变弱了。
如果长时间拥有不良的生活方式,或者不良的心理状态,或者更多不利于健康的因素叠加在一起,免疫系统出了问题,那就给了癌细胞发展壮大的机会。一旦失控生长,癌细胞会越来越多,积聚成肿瘤(癌细胞团)并扩散转移,再想消灭它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如何才能不给“癌细胞”机会?
因此,潘战和医生提醒,预防癌症,既要“驱外患”(避免接触/暴露在各种致癌物中,避免不良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也要“固内本”(呵护免疫力),而这两者经常是相辅相成的,相互影响,因为人体不是各器官组织的机械拼凑,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1、远离外部致癌环境,不给“癌细胞”机会!
辐射在自然界在生活中是广泛存在的,例如核辐射、X线辐射、手机、微波炉、Wi-Fi、太阳紫外线等等都是辐射,辐射包括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
核爆炸或核泄漏带来的核污染辐射,医用检查比如CT、X线检查等属于电离辐射,有致癌风险,要尽量避免。当然,医疗检查通常在安全范围,只要不是过度滥用,不用担心致癌问题。
像手机、微炉、Wi-Fi、紫外线等都属于非电离辐射,更不用担心,没有充分研究证据支持生活中的这些非电离辐射会致癌,但过度紫外线照射(比如长期日光浴)可能增加皮肤癌和恶性黑色素瘤的风险。
潘战和医生提醒,职业因素也属于环境因素。职业暴露会对癌症的发生产生影响,以下这些人群要注意防护,并定期体检。
(1)从事染料工种的人,其接触苯胺的机会较多,而苯胺可能导致膀胱癌;
(2)煤矿、石油、化工、钢铁行业从业者,长年累月接触并吸入煤尘和混合性粉尘以及其他有害物质,患肺癌的风险相对较高;
(3)石棉矿工的肺癌和恶性间皮瘤发生率也相对较高;我国早在1986年就已将石棉职业暴露导致的肺癌和恶性间皮瘤列为职业性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