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这样一来,带来的是整个小区的建筑面积大大提高,这也是为什么高附赠被禁止的原因。
高附赠之后,实际建筑面积比计入容积率的面积,可以增加多少,大家自己可以算一下,有些项目甚至100000方,可以做到150000方。
当一块土地的建筑面积确定了之后,开发商多建出来几万方转移到高房价的溢价上,其实政府按照建筑面积卖的地皮是亏了的。
正是因为很多项目建筑面积的大幅增加,和处于一些安全性的考虑,后来政府对于高附赠管的越来越严。
2014年7月1日,新版的《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正式实施之后,对这些高附赠的那些招数,很有杀伤力。
包括,设备平台要设计在进深0.6米以内不能随意做大,包括飘窗也只有满足这样的条件才不算面积,
阳台的设计进深不得超过1.8米,且水平投影面积小于或者等于8平方的,才算一半面积,否则阳台8平以上,要算全面积。
从那以后,上海楼市的阳台都控制在了8平以内, 除了一些面积超大的顶级豪宅,才会做计算全面积的封闭式阳台。
后来,7090政策也悄然退出了楼市,就再也没有在小户型出现过这么大胆的高附赠的做法了,现在的一手新房,很难再做出当初那样十分创新的产品。
07
我们回头看,那个时候的楼市,都没有放弃创新。
在当初政策严控的情况下,逼出了很多绝版户型,也逼出了当时地产行业的一轮革新。
这样的高附赠的小户型是当初的异类产品,成为了绝版户型,这也是特定时期出现的特定产品。
89平实际面积120平的高附赠时代已经过去,可当初开发商那种对于研究政策,户型设计上的挖空心思的精神,不应该也成为绝版。
我们回过头看看这些当初的神户型,不应该只怀念那种用各种各样的方法“送”的面积,而最不应该被忘记的是当初地产行业不放弃产品创新的精神。
而此时此刻,上海楼市也在进行着新一轮的调控,我们应该提醒自己不要忘记这样的创新和产品主义精神,仍然是楼市里非常稀缺而珍贵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