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热线 www.online.sh.cn

热点新闻

分享
莘谭路or莘潭路?顾戴路的“戴”到底读啥?原来一直念错了
热透社

莘谭路or莘潭路?顾戴路的“戴”到底读啥?原来一直念错了

莘庄周到 2021-06-13 05:40:35

近观央视一套新一季地名大会,思绪蓦然闪回到了家乡的路名。一个多甲子年来,莘庄的这些道路大都是熟悉的、走过的、看它筑起来的、参与建设和管理的,对路名有所了解的。

一九五零年之前,莘庄只有东街、西街、南街、北街、中街这几条街和掰着手指数得出的几条弄堂。有名字的路,仅有一条七宝到莘庄被称之为“官路”的路。后来逐步筑起来的路大都是以两地起讫点为路名,它导向明确,实用易记。

莘庄到七宝的七莘路,莘庄到朱行的朱莘路,莘庄与七宝交界处顾司徒庙到梅陇戴家塘的顾戴路,更有百年历史。 1958年改道,以近似130度角、在莘庄划了一个漂亮折弯的沪闵路,这些可都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莘庄通往外界的主干道。

1960年12月,上海县人民政府从闵行镇建设路迁址莘庄镇,机关大院门前辟东西向莘建路,正对门的是南北向莘中路。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新辟莘庄往松江方向的莘松路,往虹桥方向的虹莘路,本区域内镇上通往原村宅的莘凌路、莘谭路等。

哦,对了,就莘谭路之命名的准确性,就顾戴路的沪语读音,同乡老友、作家、志书专家、吴方言研究者褚半农先生曾分别撰文叙论,发表于市内报刊。结论是, 莘谭路以及此前的莘潭路,命名均成问题,确切地说应是莘谈路。顾戴路的“戴”,沪语读音应为“丹(dai)”而非“带(da)”。

莘东路、莘西路、莘南路、莘北路、莘中路、西环路等,老莘庄人都晓得,这是上世纪六七十直至八十年代,以莘庄老镇,更确切地说是以原上海县政府(现“世纪名门”居住区)为中心的方位命名。

紧邻庙泾港、穿越横沥港的庙泾路等则以相关地理、人文标志命名。莘浜路是1965年填没了承载着莘庄由来的莘溪而筑。那莘溪(市河)我等是切身亲近过它的,感受着那潮来潮落、灯影浆声,也目睹它在“火红年代”的人海战术中遗憾湮没,只留下那个“浜”字仿佛遗存些许过往烟云。春申路,那是临近相传战国时春申君组织疏浚的春申塘而得名。因是区域西南,随上海道路命名导向,腾冲、芒市、普洱、畹町、澜沧等地县名成为道路名。

路名,反映当地人文或自然地理特征。既有实用功能,又具有精神和心理作用。须遵守相应规则,讲究文化和艺术修养。一个好的道路名字可优化环境,提升人们的文化品味。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至九十年代初,莘庄东部、北部有了水清路、疏影路,报春路、山花路。水清、疏影,借用宋代诗人林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诗句,颇有意蕴。

报春、山花亦借领袖毛泽东词“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之寓意,与堪称莘庄镇花的绿梅遥相呼应。

沁春路,既喻原本青春村地界,又借“沁园春”词牌。有人曾批评“雅致路”名,说是沪语读来不雅,似“野猪猡”。此路旁,是堂堂区政府机关,区财政局、区人民法院等。

路名具定位意义,不仅直接指代道路,还是城市中其他地名命名的基础。它展示着一个城市的气质和性格,记录着城市的历史,展现着城市的美学。拥有悠久历史且数量众多绿梅之镇,至今无有以道路作名,似乎小有遗憾,但亦有绿梅一村、二村、三村以致绿梅新村、绿梅公寓等居民区,为绿梅留印扬名。

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发的上海莘城区域,围绕新城,闵城路、凯城路、珠城路、宝城路,都市路、富都路、名都路,由然而生,建设美好新都城的向往昭然可见。本世纪初,莘庄商务区里的秀文路、秀波路、秀涟路,激起明珠湖碧波荡漾。黎安路、黎康路、黎明路,安康中显生机。地铁站周边,有广通、广贤、众贤等路,沪渝高速七莘路入口处亦有东吴、群英各路荟萃。

区域面积二十余平方公里,曾是江南小镇,如今有三十余万常住人口,定位为上海城市副中心的莘庄镇,大路小路愈来愈多、数不胜数。古往今来,这些路的来历“典故”是不能被忘记了的。路是人筑出来的,路名是人起出来的。每条路有个名字,就像每个人一样;每个人都走在路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条条路名寄寓意,道道通衢达康庄。

   

1 2 3 ... 12 下一页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