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热线 www.online.sh.cn

热点新闻

分享
热透社

一封寓意深远的复信,牵起新老国际友人的中国心、上海情

东方网 2021-09-23 13:42:19

  9月17日晚,上海国际友人研究会名誉会长陈一心老人照常守在收音机边,收听广播。当耳边传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复信国际友人亲属的消息时,这位90岁高龄的原中共地下党员心潮澎湃。斯诺、马海德、艾黎、爱泼斯坦……这些熟知的名字和他们的身影,再次浮现在他的眼前。“这封复信,意义很深远。”陈一心说,习近平总书记对国际友人亲属的高度重视,就是在强调,“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

  如何传承和发扬新时代国际主义精神?外事工作者和新时代的国际友人,他们有什么话说?这封满载了历史记忆和深厚友谊的复信,对当下开展国际交往、民间交流有怎样的启发?

  民间外交亲历者:做好国际友人后代工作

  “向那些曾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风雨同舟、同甘共苦、并肩战斗,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作出宝贵贡献的国际友人致以深切缅怀。”从事国际友人工作40余年的陈一心,对许多国际友人及其亲属都不陌生。如今再想起这群老朋友,他感觉亲切和满怀敬意。

  “上海是国际最大的城市之一,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是中国革命活动的中心之一,所以,很多的国际友人到中国来,都是从上海入境,再通过上海到延安、到解放区去。”陈一心说,他们中的不少人都是在上海接受到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启蒙,从而走上革命道路。其中包括:在沪参加地下斗争11年的新西兰人路易·艾黎;开设私人诊所、为地下党组织提供联络场所的美国医学博士马海德;从上海开始新闻记者生涯的美国人斯诺;曾在上海音乐专科学校学习的朝鲜族音乐家郑律成。

  时钟拨回到1987年3月6日,上海市友协举办了一场“三S及其他国际友人在上海”研讨会。当时在市友协任秘书长的陈一心,负责接待陪同。那天,是他生平第一次见到路易·艾黎。“他身材高大,穿着咖啡色的西装,戴着蓝色领带,握手很有力。他用上海话说:‘大家好,我在上海蹲过11年!’把大家都逗乐了。之后他又应邀对上海青年作了报告。”但没想到,那次见面竟也是最后一次。是年12月27日,路易·艾黎便在北京病逝,终年90岁。

  在那场研讨会上发言的,还有以笔作枪、宣传中国革命的爱泼斯坦。他在演讲中说:“我热爱中国。”陈老回忆,解放后,受上海市友协和上海国际友人研究会的邀请,爱泼斯坦前后10多次访问上海,一有机会就到犹太难民纪念馆,研究犹太问题,重温中国和犹太民族的友谊。

  这些可敬可爱可亲的国际友人,在陈一心看来,有很多相通之处:他们对旧中国人民遭遇的苦难都抱有深刻同情,他们心中满怀正义感,他们热爱中国,为中国革命发展和人民解放、为抗日战争和反法西斯战争、为新中国建设奋斗;他们有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牺牲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

  不仅如此,陈一心说,国际友人的后代,对中国也有一种“天然的感情”。国际共产主义战士马海德之子周幼马、“中国军歌之父”郑律成的女儿郑小提就曾来上海参加座谈或演讲,回忆他们在中国的成长故事和经历。在上海音乐学院,郑小提把父亲当年录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播给台下的学生听,让青年学生倍受感动。

  为此,陈一心不止一次建议要重视国际友人的后代工作。上海市友协副会长景莹表示,接下来,市友协将集中整理一批国际友人的后代名单,做好“友二代”“友三代”的工作。同时,要不忘老朋友,结交新朋友,以史为鉴,启示当下,展望未来。

  新时代外籍友人:要把真实的中国告诉世界

  “如果没有一颗中国心,他们不会这样做。”土耳其担保银行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上海市荣誉市民诺扬·罗拿(Noyan Rona)说,自己是来中国之后,才了解了爱泼斯坦等国际友人的故事。“他们相信中国共产党的实力和潜在的成功的可能,也认同中国共产党的做法,所以坚定地站在共产党这一边,也尽自己的努力把中国共产党介绍给全世界。”诺扬上世纪80年代就来华求学,至今已有近40年,他说,自己在中国生活的时间比在自己祖国土耳其待的时间还久,已经离不开中国。“虽然现在国际形势很复杂,但对中国有感情的外国人远远超过对中国有意见的人。在全世界,中国有很多好朋友。”

  “在读斯诺的书时,我发现,他书中的一个重要主题就是和平、合作,可以有竞争,但不是敌对的竞争关系。总体来说就是一种善意的信号,我希望能够继续把这样的一个信号释放给全球。”重读斯诺笔下的中国,美国建筑设计师马溯(Marshall Strabala)对当前的中美关系有了更深的思考。他并不排斥“竞争”一词,但他认为,如何把现在中美之间的这种竞争关系变得更加友好、友善,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也是双边应当致力的目标。就在几天之前,马溯荣获2021年上海市“白玉兰纪念奖”。他激动地说:“很高兴有这样一个奖项,来专门认可外国人所做的贡献。当天有50位外籍人员被表彰,所以,中国和上海又有了50位‘友谊大使’。美国也应该有类似的举措。”

  辨别流言与事实,是彼此理解的前提。马溯说:“我有14个侄子和侄女,其中11位都被我吸引到中国来。我们会在上海待一段时间,然后再去北京看看。这11个孩子对中国的认识和理解,比大多数美国人深刻多了。”而他的另外一位侄子,或许是在叔叔的潜移默化之下,决定来昆山杜克大学读书。“我为他的决定感到高兴,我支持他!”

  “西方似乎是在透过一个不同的棱镜看中国。”同样来自美国的欧君廷(Justin O’Jack)也深切感到要把真实的中国传递给世界的责任。16岁时,这个来自密歇根的少年怀着对中国的浪漫的想象,第一次来到东方国度。“我想象中的中国古老而悠久,那次见到了当代的中国,感觉很不同。”但他发现,自己爱上了当代中国的样子。2006年起,欧君廷移居上海,从事中美教育交流工作,主要任务是向来华求学的美国学生介绍中国的方方面面。但他也坦言,如今在西方,依然有人对中国充满疑虑甚至恐惧,这让他有些沮丧,甚至有冲动想写文章反驳这些对中国有偏见的声音。

  欧君廷对研究生时期读过的一本书《翻身》记忆深刻。那是美国记者韩丁(William H. Hinton)写的关于山西张庄土改的书。他们一家人都在中国农村生活,看到了中国的真实情况。“韩丁的妹妹寒春(Joan Hinton)在中国农村待了60年。我记得2004年她是第一位拿到中国绿卡的外国人,那时候我很羡慕她,2019年我才拿到的中国绿卡。”欧君廷笑着说。他也表示,会继续尽自己微小的力量积极推动真实声音的传播,正如他所钦佩的韩丁和寒春。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