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国内新能源迅速发展,公共充电桩成为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领域之一,但充电位置被占用、充电桩故障、用户体验感不佳等问题也同样困扰着不少消费者。
为此,上海市消保委于2022年11月至12月选取本市16个区的101家商超(51家)、商务楼宇(30家)、公共充电场所(20家),围绕上述问题开展了一次新能源公共充电桩消费体察。
体察结果显示,徐汇光启城、莘庄商务区配套停车场特来电充电站等18家场所感受较好。“设备损坏”、“管理缺失”、“价格差异大”是新能源充电桩存在的主要问题:
设备损坏占比近1/3
在体察的101个充电场所中,设备故障率占比近1/3,其中,公共充电场所出现概率最高。例如,在一些充电场所的充电处,体察员发现充电枪头到处散落断裂,部分充电桩设备损坏,这一方面是部分消费者随意丢弃充电枪头致使设备损坏,另一方面也是服务方检修、维护不及时所致。
在一些充电场所的充电处,充电枪头到处散落断裂,部分充电桩设备损坏。 本文图均为上海市消保委供图
管理缺失,充电位置被不当占用
1.出现问题找不到人。例如,在部分新能源车充电处,体察员发现没有二维码可供扫描充电时,拨打400客服热线寻求帮助,热线电话无人接听;
2.充电位置不当占用。近半的充电车位被油车或者未充电的新能源车占用。例如,在某超市,该处共有28个充电车位,有22个被不当占用;
3.无引导指示环境差。入场后没有指示牌告知充电车位的位置,有些充电桩上贴有不少小广告。
充电位置被不当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