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以来,伴随着大众出游需求显著释放,旅游消费市场复苏按下了“加速键”。快速升温的旅游市场也带来大幅增长的旅游投诉。近日,各地消协、消委会以及相关旅游企业也将旅游消费教育作为重点工作,帮助消费者在出游前有效了解相关产品及条款信息。
订单退改难、产品体验不佳、
网红地虚假宣传、服务价格虚高等
成为旅游投诉的重灾区。
而实际上,大多数旅游投诉案例中消费者对条款也会存在误解的情况,“如果在行前能知悉相关信息,游客行前行中的完整旅游预订体验将有大幅提升。” 某旅游企业负责人表示。
购买特价机票要注意约定条款
通常来看,用户预订机票的渠道包括航司官网及APP、旅游平台官网及APP或是一些线下门店渠道。实际上,无论任何正规渠道的售票,机票退改规则均严格按照航司的政策执行,旅游平台不加收任何手续费。
不少消费者在机票退改中发现,有的订单收取的费用较高、有的则较低。而这背后,其实是航司对于不同舱位、不同折扣票、不同退改时间制定的退改规则不同。
一位用户投诉:2月购买了一张机票,4分钟后退票,却被扣除90%票价。原来,用户购买的是一张特价机票,有更为苛刻的退改条件,航司和购票平台也均在详情页面对相关条款做了提示。消费者在购票前应当仔细了解,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另外,如因消费者自身原因无法出行的退改,也需要承担相关退改费用。一位旅游从业者表示,总体来看,机票价格越优惠,退改费用越严格。 若消费者出行行程不确定,建议选择退改签条件宽松的机票预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