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讲,阿拉1号楼加装电梯方案定了,今年有希望实现‘一键直达’,大家开心得伐得了,真得盼了很久。”3月14日,西凌家宅路137弄1号的何雅萍,跟记者聊起自家楼栋的加梯事,开心的泪水一直在眼眶中打转。
小小一部电梯,为何如此牵动人心?何阿姨和楼内居民们又为何如此感激于怀?这还要从1号楼——这部曾被判为“不适合”加梯的艰难“加梯路”说起。
“四大”致命难题,个个直戳居民心
“1号楼,是整个西二居民区最后一个未加装电梯的门栋,也是最难一个。”半淞园路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郑晓玲回忆,楼内居民们加梯的愿望很迫切,但经过专业机构的现场评估后,却直接被打上了“不可能”的标签。
1号楼加梯究竟难在哪?
记者在郑主任的带领下,来到了现场。“你看,这个门栋旁边就是一个给周边几幢楼、近百户居民供水的水泵房。”郑主任说,如果加装了电梯,那居民们的进出通道就只剩几公分了,这种方案直接被否定了。那如果移动水泵房位置,消防通道的规定距离,又不符合要求。因此,空间距离的“先天缺陷”,成为了1号楼加梯“最致命”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