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热线 www.online.sh.cn

首页轮番图

分享

上海北外滩“最难”旧改启动 15万平方米 涉及近六千户居民

上观新闻 2021-05-18 05:18:00

  历史承载与未来开启

  离张扎根家不远的地方,有一幢3层楼的花园洋房,也纳入了旧改范围。在昆明路以南地块,有类似这样的独幢老房子约50幢。

  这些人家能否同意征收,是徐仁祯等人最关心的问题。在这幢楼里,这家人很客气地接待了我们。向我们介绍时,男主人抚着木制楼梯、精美的墙壁,看得出有些恋恋不舍。他说:“虽然我们很爱这个家,但一定会配合国家政策的。我们会选择货币补偿,到时候6个兄弟姐妹均分。”

  在他们家里,我们还看到了几个精美的胡桃木家具。问起来,才知道是男主人的父亲当年从犹太人手上买下来的。精美的雕花、考究的做工,让衣柜和床经受了岁月的考验。

  男主人说,要搬走了,家具也不带走了。一旁的北外滩街道工作人员灵机一动:“你们愿意将这些家具捐给犹太难民纪念馆吗?”“愿意啊。”一番撮合之下,此事即将办成,犹太难民纪念馆方面也十分欢迎。

  事实上,犹太难民纪念馆所在的提篮桥历史风貌保护区,不少房屋这次都纳入了旧改范围。

  图片说明:美犹联合救济委员会旧址

  20世纪三四十年代,逾2万犹太难民逃到上海,在一些上海老邻居的帮助下得以生存。上海,也成了他们的“诺亚方舟”。犹太难民回国前,一些上海原住民用金条将这些房子买了下来。此后,有的人家子孙后辈一直居住于此,还有的房子经过几道转手,又有了新的主人。

  图片说明:住在提篮桥风貌保护区内,很多居民家依旧是厨卫合用

  20年前,盛晓明阿姨家就将房子买到了这里。盛阿姨说:“犹太人的房子层高达到两三米,因为一家三口住面积比较小,我们就重新装修了一下,把它隔成了上下两间。女儿就住在上面一间。”

  我上下打量了一圈,发现相比旧里,盛阿姨家的装修比较讲究,家里收拾得也比较干净。不过厨卫需要几家合用。盛阿姨告诉我:“旧改我们是支持的。虽然住在风貌区,房子的外观也很漂亮,但房子老地方小,即便改造也满足不了几家居民的生活了。”

  跟着盛阿姨爬上二楼,可以眺望错落有致的历史建筑。房子的多楼道设计也很别致,迷宫一般,从后楼也可以通往地面。据说是犹太人当年避难需要。盛阿姨感叹:“这里的生活还是很方便的。居民们希望,到时有更多的安置房源可供选择。”

  就在不远处,这一带居民熟悉的阿姨奶茶店、为民点心店、理发店,也将面临旧改。卖奶茶的卞阿姨还是习惯每天忙忙碌碌,她说:“在这里做奶茶20多年了,有好多老客户。今后,我争取物色一个合适的地方继续做。”

  新一轮北外滩发展规划中,明确了北外滩“一心两片、新旧融合”的总体格局。“一心”即中部核心商务区,为高强度、高密度开发地区;“两片”即西部虹口港活力片区和东部提篮桥片区,为低层高密度空间格局。

  未来,北外滩提篮桥片区将是充满活力与人文底蕴的生活区。“窄马路”“小街坊”的规划理念,让这片区域保留原有的历史风貌。

  这几天,工作人员正上门给居民一家家做房屋评估,对风貌区内历史建筑的细化甄别等工作也将在不久后开展。

  我离开时,已是华灯初上。这些犹太风格的建筑,被映照出斑斑驳驳的影子。青红色的砖瓦、半椭圆的红窗、雕花的铁门,似乎都在静静诉说着那个时代的故事。而新时代的故事,承载着这些沉甸甸的记忆,已有了全新的开头。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