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热线 www.online.sh.cn

海上文娱新闻

分享
娱乐频道

《中国京胡文化展—暨楼庄东收藏陈列》在沪展览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2019-09-17 23:53:07

  为了宣传、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探索国有资源与民间收藏双赢协作的社会共享模式,上海市文化艺术档案馆邀请上海一位70岁的知名藏家楼庄东,倾半生心血追索而得的70件京胡珍品,与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上海大世界、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四家单位联合举办《中国京胡文化展——暨楼庄东收藏陈列》,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本展是首次从文化角度展示京胡历史遗琴的活动。京胡个头虽小,简单的琴担、琴筒、弦轸、马尾弓,演奏声音却响亮并且贴近演员的嗓音,是戏园子里当之无愧的重要角色,具有极大的舞台实用功能。许多流派唱腔是演员和琴师共同创造出来的,京胡撑起京剧唱腔的半壁江山,百年遗琴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本次展览分为“名家用琴” “老铺遗琴”“历史珍琴”“特材制琴”“新声传琴”五个板块,涵盖从清朝以来各个时期名家的典型用琴、琴制沿革。本展首次系统地揭示了京胡在京剧艺术中的作用和地位,揭示梅兰芳等大师艺术流派的幕后成因,并绘有《琴师流脉初探》图。在挖掘京胡历史、京胡艺术、京胡制艺所蕴含的丰厚的文化内涵的同时,还叙述了一些相关的人文故事。

  自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四大徽班进京,两百余年来演奏者、演唱者都在这个小竹筒子发出的傲人声响的陪伴下,逐步走向了艺术的巅峰。京胡现在不但是京剧声腔伴奏的核心乐器,也是京剧乐队的“领袖”。别看京胡的构造简单,却是当之无愧的重要角色,而本次展览展出的晚清以来七十余把京胡传世珍品,正是由楼庄东先生历时几十年收藏而来。

  其中既有晚清时期著名琴家梅雨田、孙佐臣的珍贵用琴,也有京剧学者陈彦衡、陈道安的教学用琴,还有梅兰芳、谭鑫培的琴师——徐兰沅的用琴和所制之琴,更有杨宝忠、李慕良用过的珍贵遗琴。当年四大名旦、四大须生在这些遗琴的伴奏下,渡过了他们精彩的舞台生涯。

  民国时期京津沪的著名制琴铺也是展览的一个亮点,如马良正、史善朋、洪广源、吕顺昌、周井千等。它们所制的京胡如今外表沧桑,有的还能演奏出动人的韵味。通过这些京胡我们可以感受丝竹雅乐的神韵和风骨以及民族乐器代代相传的传承和新生。

  本展所展示的七十把胡琴,都是楼庄东先生的藏品。他曾经是一位专业琴师,后来曾在国企和外企担任高管。半个多世纪以来,他在百忙之中寻寻觅觅,收藏了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通过了解楼先生从收藏胡琴到深入其文化内涵的故事,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于中华文化的责任心。如果没有像楼先生这样的有心人去收藏,那么再过几十年或许时间再无此遗珍,后人更无从知晓这门艺术的传承之路。

  摆在客厅位置的是清末四位著名的琴师所用的京胡,展示了众多京胡名家所用过的京胡,其中分量最重的是有“清末胡琴四大家”之称梅雨田、孙佐臣、陆彦庭、王云亭用琴,据楼庄东先生介绍,单单是这四把琴就花了20十年的时间才收藏齐,目前国内可能只有在这里能看到。

  上海市文化艺术档案馆还根据本次展出的名家用琴,专门从馆藏唱片中挑选了著名京胡演奏家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录制的唱片,其中有1929年高亭唱片厂为孙佐臣录制的唱片、1929年大中华留声唱片公司为陈彦衡录制的唱片,还有难得一见的1924年由徐兰沅操琴,得胜唱片公司为梅兰芳剧团录制的《小开门接夜深沉》唱片,以及1952年人民唱片厂为杨宝忠录制的唱片等,唱片中都收录了这些名家大师演奏过《夜深沉》,这首改编自秦腔曲牌的京胡曲,各位名家在演奏时均有所创新,使原曲的精华--刚劲且优美的音乐得到充分优美的表现。同时展出的还有《杨宝忠京胡演奏经验谈》《徐兰沅操琴生活》《京胡曲谱集成》等名家用琴文献资料,让观众全方位的了解京胡器乐艺术和京胡民族文化。

  展览期间主办方还将举行“名琴品鉴”“制琴妙趣”“名家说琴”等活动,邀请市民、戏曲特色学校、民间票房来游上海大世界,参与体验活动,传播戏曲知识。这些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彰显了以京胡为主奏乐器的京剧音乐体系和日趋完美的京胡演奏艺术的独特魅力。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