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热线 www.online.sh.cn

消费频道

分享
消费频道

午夜,在上海街头“抢”垃圾的年轻人

上观新闻 2022-11-17 09:49:19

  观观牵着爱犬走上夜晚的街头。

  23岁的她租住在徐汇区天平路街道,辖区内有着老式花园洋房、石库门建筑,居住人口密集,法式梧桐是这里的标志性植被。

  然而遛狗时,观观更关注的是梧桐树下、里弄口、垃圾房旁,有没有床垫、柜子、收纳物品柜等大件抛弃物。

  最近几个月,像观观一样的不少年轻人在午夜走上上海街头,翻找街边的遗弃物。观观把这样的行为称为Stooping。这个英语单词本义是“弯腰”,意为弯腰捡拾还有使用价值的垃圾。她则自称Stooper,被一些人调侃是“城市拾荒”,不过他们更倾向翻译为“垃圾猎人”。

  在城市里,由于搬家、装修等原因被弃置的大件物品很多,其中不乏有使用价值的物件。若它们被Stooper们找到,清理干净带回家,就可以避免被扔进垃圾站,能再次发挥作用。

  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有人质疑,Stooping的流行是否给一些人不按规定丢弃大件垃圾提供了借口?这种被冠以环保的行为是否真的可持续?

  在街头捡垃圾

  只要天气允许,每晚9时前后是观观遛狗的时间,也是她最好的Stooping机会。

  此时的沿街商铺陆续结束营业,附近居民往往在此时出门丢垃圾。由于中心城区部分居民小区空间有限,垃圾桶被摆放在弄堂口。一些不太能放进垃圾桶的垃圾出现在梧桐树下、里弄口、垃圾房旁。

  走在夜晚的衡山路上,观观很快碰上一堆放在梧桐树下的垃圾,她小心翻找了一下,试图从中淘到可再循环使用的物品。这堆垃圾除了干垃圾外,唯一还能用的是泡沫塑料箱,“如果有要寄的快递,就可以捡回去。”但眼下,观观没有这样的需求。

  遇上有值得循环使用的物品,观观有两种处理方式,一是将它捡回家清洁消毒后自己使用,还有一种是拍照并投稿给自己在“捡垃圾”过程中认识的朋友叶运芯,由叶运芯通过社交媒体账号发布地点信息告诉更多的人,让有需要者前来捡拾回家。

  在近3万的粉丝眼里,博主叶运芯是国内第一个把Stooping概念引入中文语境的人。叶运芯则是在留学时接触到了Stooping的观念。

  2019年,美国纽约一博主“stoopingnyc”日常发布在纽约街头发现的如橱柜、床垫等无主大件垃圾的帖子,并标注位置,以便有心人捡拾。该账号如今有几十万粉丝,在Stooping圈里颇有影响力。渐渐,不少国外城市都有了类似的博主。

  叶运芯回国后也开设了相关账号,吸引了一批与她观念相近的年轻人。今年6月开始,她经常发布上海Stooper的前方“线报”。若有人即将装修或离开上海时,想将闲置物品送给有需要的人,叶运芯就会发布“限时快闪”活动信息。也有北京、宁波、武汉等城市的粉丝效仿叶运芯,在当地创建了Stooping账号。

  叶运芯发布的stooping信息。图片为网络截图

  叶运芯在发布的信息中总会捎上一句:“有需要的可以去捡,让资源循环起来。”这是很多Stooper的初衷。有人通过Stooping在垃圾房捡到过电动车,并将它改造成了店铺的装饰品;有人出手了闲置的衣橱和床垫,让它们有了新的归宿;还有人捡到过收纳品、桌椅、衣物等,装点了自家的一隅天地和日常生活,甚至还有人捡到有收藏价值的老式家具。

  观观接受Stooping的概念源于一部揭示过度消费弊处的纪录片。她觉得,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每个家庭都会有将大件家具迭代升级的情况,有些置换并非是家具本身坏了,只是原主人不再喜欢或者需要它们了。

  而在大城市,属于“大件垃圾”的家具很难按“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或者“干垃圾”的城市垃圾分类标准处理,也没有对应的垃圾桶来容纳。

  今年年初,观观在岳阳路一栋住宅楼前看到了一个小柜子,这个柜子就是她眼中弃之可惜的物品,也与家中装修调性不冲突。她和邻居一起把这个柜子搬回了家。这是她第一次Stooping,这种感觉就像自己给柜子重新找到了家。自此,Stooping也成了她闲暇之余的活动之一。

1 2 3 ... 6 下一页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