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设施老旧、空间局促的社区环境中,如何增设公共服务设施?这是老旧小区改造中,面临的特有“考题”。
近期,经过“美丽家园 ”工程改造后的沽一、沽二小区就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20世纪80年代建成的沽一、沽二小区位于江湾镇街道辖区内,是一对“孪生兄弟”老旧“小小区”,它们不仅位置临近相对,社区的硬件设施也基本如出一辙。由于社区面积不大,要想在有限的“螺蛳壳”里尽可能把“道场”做好并非一件易事。
沽一小区位于沽源路113弄1-6号,占地面积14521.75平方米,共有住户323户;而沽二小区的面积和住户则更多些,位于沽源路116弄1-5号,19311.16平方米,共有住户402户。由于建成时间较早,这些“高龄老房”直面着设施老旧、环境脏乱的难题,而更大的问题是,住户普遍为老年居民,每天“爬楼”的生活对他们而言难上加难。
区房管局从居民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出发,在“美丽家园”工程的基础上,针对老旧“小小区”的特有情况,因势利导、最大限度利用空间,展开“美丽家园 ”项目,更好、更快地促进整小区功能完善,为城区建设管理把脉、会诊、施治。同时在属地江湾镇街道的指导下,沽一、沽二小区积极发挥“三驾马车”齐进作用,让居民群众共商、共参、共建家园,多方协作形成设计方案,由街道落实做好舆情应对、群众工作和居民矛盾调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