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热线 www.online.sh.cn

消费频道

分享
消费频道

没有一家主动去皮称重,江阳市场很多摊位将塑料袋卖出近百倍“身价”

周到上海 2023-03-09 08:00:49

    随后,另一位手提两大袋生蚝的周先生来到停车场,他告诉记者,这是他第一次来江阳市场购物,平时都是他老婆买菜,这次因为正好路过,所以过来看看。

    “这袋子也很贵吗?”看着手里的袋子,周先生直言他根本没想到袋子这么有分量,不过,周先生也庆幸自己没有买称重的海鲜,而是买了按个数计价的生蚝,袋子并没有被算进总价。

    “以后还是让我老婆买吧,我根本不知道价格。”对于周先生这样的“菜场新手”而言,他连自己买的生蚝都不知道是否买贵了,海鲜袋子的陷阱就更加难以发现了。

    在江阳市场的停车场内,帮办记者看到了三位爷叔、阿婆拎着大包小包的海鲜回到了车子附近,这些海鲜至少装了三个袋子。

    当记者提问是否知道海鲜袋子很重时,一位爷叔不甚在意地表示,“袋子没几块钱”。

    另一对中年夫妇告诉记者,他们每到周末都会来江阳市场买点虾,也知道袋子算重量,会和海鲜一起称重。

    (袋子)5块钱肯定要的,但是每家店都这样,没办法。”

    这位男士似乎已经默认了这类“潜规则”,认为一个袋子卖5块、10块钱不算贵,在他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来买海鲜最好是货比八家,三家根本不够。”一位饭店的采购人员陈先生告诉记者,如果是个人来买海鲜,最好多看多问价,这样心里才有谱,否则很多老板都会“看人下菜”。

    袋子就有1两,沾水了后更重,而且黑袋子比红袋子重。”

    对于海鲜塑料袋的情况,陈先生也是心知肚明,他提醒记者,在买虾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容易带出很多水,再加上袋子的重量,不知不觉就会被多收1两多的钱。

    当天,记者还碰到了一对年轻夫妇,他们俩是海鲜市场的常客,早在铜川路海鲜市场没有关闭的时候,他们就会经常去买海鲜,如今更是隔三差五就会来到江阳市场采购一番,早已见惯了商家们的“伎俩”。

    一定要去皮称,不去皮的就不要买了。”

    这位男士称,在买海鲜之前,就要和老板要求去皮,大多数店家都会同意的,但是不说的话,就要吃哑巴亏。

    在暗访过程中,一位海鲜店老板和记者闲聊道,只有当顾客主动提出要去皮,他才会按要求称重,“不说的话肯定不管,谁不想多赚点钱,是不是?”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