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热线 www.online.sh.cn

新闻中心

分享
新闻中心

粟裕的人格魅力

大江南北 2022-08-17 09:00:00



  今年8月10日,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粟裕大将110周年诞辰。粟裕一生没有进过任何军事院校,但比起黄埔军校生毫不逊色,他从战争学习战争,独立指挥作战,创造了深邃的战略思想和独特的军事指挥艺术,赢得了中外军事界公认的“常胜将军”美誉。在中国人民革命战争和反侵略战争中,粟裕指挥过包括20多次著名战役在内的一百多次战役战斗,均是以全胜结局。中国人民军队中可谓战将如云,但战神却寥若晨星,粟裕是其中杰出的一位。

  中华民族评价一个人的社会地位与历史贡献,传统标准是:“立德以垂世范”,“立功以垂世则”,“立言以垂世教”。也就是说,判断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一是要看他是否具有堪为世人楷模的高尚品德,二是要看他是否建立了有利于国家民族的功业,三是要看他是否提供了超越前人的理论。粟裕是一位对中国革命有突出贡献和重大影响的人,他是集立德、立功、立言于一身的人,在党内军内享有崇高的声誉。对粟裕的“立功、立言”,早已有诸多文章、著作奉献于世,笔者今在“立德”方面作着重阐述,以敬献对粟裕将军的崇敬,颂扬粟裕将军的人格魅力。

  粟裕人格魅力的体现

  粟裕的人格魅力,首先体现在部队上下、地方民众对他的亲和力、信任信服感。粟裕所部抗战时期主要坚持在苏中地区,粟裕是新四军第1师师长、苏中军区司令员、苏中区党委书记,根据地民众习惯地称呼他粟司令。粟司令在苏中地区的民众中,就是一位平易近人的长者,一个普通的新四军老兵。只要有机会,粟司令总和老人妇女亲切交谈,嘘寒问暖。新四军官兵平等,根据地军民水乳交融,亲如一家。苏中地区民众中流传着一首民谣:“吃菜要吃白菜心,当兵要当新四军”,1师部队在苏中地区得到不断发展壮大,和民众踊跃参军入伍密切相关。民众热爱新四军,拥护新四军,一当部队需要,适龄青年纷纷报名参军。苏中军区1师部队在苏中经历过百余次战斗,民众不仅踊跃支前,还经常同民兵武装一道参战,让日伪军四处碰壁、处处被动挨打。根据地民众之所以同新四军亲密无间,重要因素就是粟司令在民众中的浓浓的亲和力和极高的信任感。苏中最普及的一首民谣说“毛主席当家家家旺,粟司令打仗仗仗胜”,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在解放战争初期的苏中战役发起之前,粟裕司令之所以敢于向中央军委提出“先在内线打几个胜仗”的建议,除了战略上的考虑之外,其中苏中人民群众有着良好的素质和组织,与新四军的鱼水深情,人民群众信任新四军,主动支持配合新四军,也是重要因素。战役打响之后,苏中人民“一切为了前线”,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如东、如皋、南通、东台、泰兴、泰县、江都、高邮、兴化等县,组织了成千上万的民工积极支援前线。仅海安一县就出动民工30多万人次,船只一万余条,粮食10多万担供给前线。特别是1946年7月30日至8月3日的海安战斗中,第7纵队在海安及外围地区实施运动防御,以迟滞、杀伤和消耗敌人,赢得时间,以保证第1师、第6师主力在海安、李堡东北地区休整补充,养精蓄锐,待机再战。当7纵主动撤出海安后,敌人以为“共军大部溃散”,却不知苏中主力已隐蔽休整数日,竟被民兵封锁得像聋子瞎子一样毫无知觉。当其以为太平无事在李堡换防时,粟裕司令当机立断,新四军如神兵天降,奇袭李堡,大获全胜。

  粟裕深得部属信任信服也体现出不朽的人格魅力。最突出的就是粟裕部队的“三得”之誉。粟裕指挥部队行军、转移、奔袭 ,只能凭靠指战员双腿,有许多战斗乃至于战役,需要突袭、奇袭方可实现特效,部队只能凭借双腿长途奔袭才能达到,经常是不管昼夜,一次奔袭百余公里,甚至更长的距离,没有时间吃饭,到达目的地之后,又必须立即投入战斗。粟裕麾下的叶飞的部队,王必成的部队,陶勇的部队,都有过多次这样的战例。这就是著名的粟裕部队的“饿得、跑得、打得”三得之美誉。1947年5月13日,孟良崮战役打响后,隐蔽鲁南的6纵指战员,以为这次又啃不到硬骨头了,谁知,陈毅、粟裕签署的一份电报已发到王必成手中,命令6纵昼夜兼程,北上参战,以48小时120公里的急行军,抢占沂蒙公路上的重镇垛庄,切断敌74师的唯一退路,参加围歼74师的战斗。王必成接令立即率领6纵指战员两万多人,以一日一夜130公里的急行军,飞兵疾进。先头部队提前8小时到达垛庄以南,如神兵天降,终于参加了围歼张灵甫的攻坚战。 作为一名高级指挥员,得到部属的信任是命令能够得以执行的保证。他们认为,只要执行粟裕的命令,再难打的仗也一定会取得胜利。

  粟裕的人格魅力,更重要的体现则是上级领导直至中央领导的信任和重托。抗战初期实现国共合作,组建新四军之时,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曾问起过:曾参加南昌起义,在红军中成长起来的粟裕“听说已经牺牲了”?在场的新四军副参谋长周子昆立即回答:“粟裕还在,已经率部到军部报到了。”毛主席听了很高兴。1938年4月,新四军组建先遣支队,粟裕被任命为先遣支队司令,挺进苏南敌后作战略侦察,6月17日的韦岗伏击战只用了半小时,即取得胜利,击毙日军土井少佐以下10余人,伤10人,击毁汽车4辆,缴获长短枪20余支,以及车中物资,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成立时,陈毅担任指挥,粟裕被任命为副指挥。渡江北上后,和陈毅一起指挥了黄桥决战,创造了战役战斗以少胜多的光辉战例。以后他担任了苏中战略区的主要领导,在局部反攻开始的车桥战役,华中最后一战的高邮战役中,都担任战役指挥,体现了军部领导陈毅等同志对粟裕的高度信任。解放战争初期,在具有战略侦察意义的苏中战役发起前,粟裕深思熟虑的建议,首先得到张鼎丞、邓子恢等华中军区诸位同志的支持信任,于是粟裕直接向军委主席毛泽东发出了“先在内线打几个胜仗”的“斗胆直陈”,得到了军委和毛泽东主席的批准,苏中战役取得了“七战七捷”的辉煌战果。1947年1月21日,华东野战军组建时,毛泽东主席在同意陈毅继续留任华东,粟裕担任副司令、副政委的情况下,指示陈毅“军事指挥交粟裕负责”。这种让副司令员、副政委担任代司令员、代政委之职,并负责军事指挥的决定,实在是一种极大的信任与重托。

  粟裕人格魅力形成的原因

  第一,缘于粟裕对中国共产党、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粟裕信念坚定,不屈不挠,从少年时代起,就立志做一个为民除害的剑侠,青年时代他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学生运动,就确立了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理想。在蒋介石制造的反革命背叛中,他毅然投笔从戎,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军队,经历了从南昌起义到十年内战、到抗日战争时期、到解放战争时期,也确立了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身的坚定信念。他一生中,无论遇到什么艰难险阻,无论遭受什么打击迫害,无论面对什么生死荣辱考验,一刻也没有动摇过对共产主义的信念,一天也没有离开过人民军队的战斗岗位。南昌起义失败后,他在战斗中头部负伤,死而复生后,艰苦转战,跟随朱德走上井冈山。在中国人民革命战争和反侵略战争中,他出生入死,屡建奇功,却又征途坎坷,屡遭错误的批判打击。他身处逆境而斗志不懈,历经磨难愈显英雄本色。他的心中,始终装着党和革命事业的大事,荣辱成败皆可不予考虑。

  第二,他自觉把共产党人的纯洁党性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两种基因结合成思想中的统一体。粟裕在长期的革命战争具体的实践中,逐渐养成的卓越的谋略思想和高超的指挥艺术,是与他高尚的品德修养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相互融合、结为一体的。因此,他无论是在处理全局与局部、战略与战役以及上下左右之间的关系上,还是在处理革命事业与个人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上,无论是顺利发展时期,还是遭受不白之冤身处逆境中,他都表现出一位共产党人无私无畏、实事求是、刚直不阿、坚忍不拔的独特风格。

  1958年粟裕蒙冤与彭德怀有关,1959年庐山会议彭德怀也遭受错误批判,有的同志建议粟裕提出平反申诉,他严正地表示:“我绝不利用党内政治风浪的起伏”,“我相信自己几十年的革命实践是足够说明自己的”。这正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无私而纯洁的共产党人身上的体现。

  第三,心底无私,一切以人民利益为重的高尚品德,使其敢于负责,不避风险。粟裕经过深思熟虑,认准了的正确判断,一定高度负责,直言不讳,不计个人得失。解放战争中,他曾经十余次向中央提出涉及全局的战略建议,其中至少三次使用了“斗胆直陈”四字的措辞。这些建议,涉及作战的全局,又与中央和上级已经做出的决策有很大不同,可是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为了革命的胜利,他完全不顾可能带来的风险,敢于承担历史责任。这是何等博大的胸襟!“文革”中,他也曾对不符合客观实际的做法提出自己的建议,有的同志提醒说:“你这是何苦,难道你为直言而吃的苦头还不够吗?”他回答道:“战争是要死人的!我是一个革命几十年、打了一辈子仗的老兵,如果面对新形势,看不出问题,或者不敢把看出的问题讲出来,一旦打起仗来,就会多死多少人,多付多少代价。而我们这些老兵就会成为历史的罪人!”只有时刻为了党的利益、为了人民的利益、为了国家的安全思考的人,才会表现出这样无私无畏、坚持真理的坚强党性和高尚品德。粟裕就是这样一位光明磊落的共产党人!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