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热线 www.online.sh.cn

新闻中心

分享
新闻中心

朱德:心系群众、廉洁自律的典范

大江南北 2022-10-24 09:00:41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对领导干部的反腐倡廉教育,始终把它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重要任务来抓。朱德同志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任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为执政党的廉政建设和纪律检查工作做出了开创性贡献,他的廉政思想对于新形势下反腐倡廉、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为纪念朱德同志130周年诞辰,本文将朱德同志心系群众、廉洁自律的光辉形象介绍给广大读者。

  一

  朱德同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品质和联系群众、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早已在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中广泛传颂。人民群众亲切地称他是“革命的老英雄”,是人民的忠实勤务员,毛泽东同志称赞他是“人民的光荣”。

  朱德坚持密切联系群众,同群众打成一片,成为“能身先士卒同甘苦”的名将。他认为干部以身作则、亲自动手是很重要的。早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朱德的扁担”这个故事就有口皆碑。当时,随着红军队伍扩大,加上敌人围攻封锁,造成部队给养严重短缺。入冬以后,战士们仍穿的是单衣,吃的是南瓜和野菜。为了解决井冈山上急需的粮食问题,红四军司令部发动了下山挑粮活动,即到当地的粮食集散地宁冈县大陇挑粮上山,往返一次约五十公里。身为红四军军长的朱德,经常带头穿双草鞋,戴个斗笠,与战士们一样,挑着两箩共一百多斤粮食翻山越岭。指战员们不忍心四十多岁的军长与年轻人一样受累,都劝他不要挑粮了。劝说无效,又把他的扁担藏了起来,以为军长就可以“不挑”了。可是,谁也没有想到,朱德自己动手用毛竹做成了一根新扁担,并在上面刻了“朱德记”三个字,就又与战士们一起挑粮了。军长与士兵同甘共苦的实际行动,极大地鼓舞了指战员和老百姓。对此,朱德深有感触地说:“你做什么样子,他就学什么样子。这比上正课、比有计划地去教育有时还要好。”

  在家庭教育方面,朱德更是以严格自律著称,决不允许亲属搞特殊化。正如他在抗战时期写的一封家信中所说:“那些望升官发财之人,决不宜来我处;如欲爱国牺牲一切,能吃劳苦之人,无妨多来。我们的军队是一律平等待遇,我与战士同甘苦已十几年,快愉非常。因此,无论什么事都好办……我为保持革命军队的良规,从来也没有要过一文钱,任何闲散人来,公家及我均难招待,革命办法非此不可。”为此,他把独生子朱琦召到延安,他认为前线正在打仗,总指挥的儿子首先要上前线。就是这一次,朱琦在通过敌人封锁线的时候,被敌人的机枪打伤了腿,后来留了点残疾。解放后,有一次朱琦和朱德去看戏,戏演完后,因腿有残疾不方便,想和朱德一起坐车,就先上了车。朱德发现后,立即要求他下车,朱琦这才明白过来,马上承认错误,保证以后不再特殊化。

  新中国成立后在担任第一任中央纪委书记以后,朱德要求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要“切实关心群众的利益,细心倾听群众的意见,坚决保护群众的民主权利,坚决反对违法乱纪的行为,进一步巩固党同群众的联系”。他要求党的各级纪律检查部门,要随时了解、检查和纠正党员干部侵犯群众利益的行为,使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能密切联系群众。如一些干部在进行征粮、收税、劝购公债、减租、土改等工作中,为了单纯完成任务而不择手段,采取了蛮横不讲理的方法,随便捕人、吊打,或者纵容坏分子随便捕人、吊打而不闻不问。对此,朱德感到十分痛心。他说:“这些同志不了解:国家为了完成革命战争和稳定金融物价而进行的征粮、收税、推销公债等工作所不得不加于人民的负担已经不轻,为了使工作能够顺利地进行,就要很好地向群众做宣传解释工作,很好地研究怎样才能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否则群众就会埋怨甚至反对我们。”

  朱德强调:“如果不靠搞好社会主义来改善人民生活,就等于取消了社会主义。”他经常深入到工厂、农村、城镇、学校、车间、田间地头甚至到老百姓家中访贫问苦,调查研究,回去后写出报告,实事求是地反映情况,并提出具体办法、意见或对策建议。据统计,从1956年到1966年,朱德在外视察调研就达27次,平均每年外出视察近90天,这11年间他向中央致函致电24封,写出调查报告13个,对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管理提出了许多宝贵建议。但是,当时有些进城干部并不像朱德那样,重视调查研究,“下去”倾听民意,了解民情,而是想当然地凭借党的执政地位和群众对党的拥护,采取单纯行政命令的办法处理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侵蚀着领导干部和党的威信。对此,朱德曾严厉指出:“我们某些党员干部的这种官僚主义作风,这种对革命工作和国家财产的漠不关心和不负责任的态度,应该视为是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犯罪行为。”

  二

  朱德革命一生,功勋卓著,位高至极,但他谦虚谨慎,勤勤恳恳,朴实无华,忠厚仁慈,给世人留下了质朴而崇高的伟人形象。

  许许多多回忆朱德的文章提到他朴素平易的特点。在红四军一次突围战斗中,朱德与部队被冲散了,一群国民党军队的兵看他芒鞋草履、衣衫破旧的样子,像一个伙夫,就喝问“你知道朱德在哪里?”朱德用手向别处一指,敌军便不屑一顾地扬长而去。他们根本不会想到,共产党一个军长的装束,竟然朴素得与伙夫没有什么两样。1937年11月,朱德的一个外甥从四川老家随抗日部队来到山西省的八路军总部,告诉他家里人因他参加革命而遭受株连和迫害,家境非常困难。朱德虽身为八路军总司令,却身无分文,便在山西省洪洞县给他四川的好友戴与龄写了一封信:“…… 家中有两位母亲,生我养我的均在,均已八十,尚康健。但因年荒,今岁乏食,恐不能度过此年,又不能告贷。我数十年无一钱,即将来亦如是。我以好友关系,向你募二百元中币,请速寄家中。此款我也不能还你,请你作捐助吧!”二百元难倒了总司令,这封不足三百字的信,就是朱德清廉、报国的真实写照。

  朱德不仅告诫全党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而且自己始终如一地以劳动人民的儿子为荣,克勤克俭,清正廉洁。对于金钱物质享受,朱德看得很淡。他从没拿过元帅军衔的较高工资,只拿行政级别工资。他平时节衣缩食,从工资中积攒了两万多元存款,去世前嘱咐亲属:作为党费交给组织。1977年10月2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特别会计室收到了以“朱德同志”名义交来的20306.16元,成为朱德的最后一次党费。这张收据,陈列在毛主席纪念堂里的朱德同志纪念室,成为革命传统教育的一个珍贵教材。美国著名女作家史沫特莱撰写了描述朱德革命事迹的《伟大的道路》,她在遗嘱中指定将该书的稿费近一万马克留给朱德,但朱德却分文不取,指示用这笔钱给国家购进一大批急需的科技图书。对于自己的日常生活,朱德始终坚持朴素节俭,坚决反对铺张浪费、摆谱比阔气。他每天中餐、晚餐几乎都是一碗米饭加三菜一汤;穿的经常是多年的布衣服,床上的被褥都用过二十多年;房子住了二十多年也不让管理部门装修。他对身边工作人员说,要养成俭朴的习惯。我们要想到全国人民,能节约一点是一点。现在过上好日子,也不能忘记过去的苦日子,不能贪功居功,贪图享乐。

  对于儿女和孙辈,朱德更是经常教育他们,我们是共产党人,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党,不是封建王朝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时代。你们要接班,不要接官;接班就是接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本领。你们决不可以因为有我的关系而有任何特殊。

  朱德始终坚持提倡勤俭建国、勤俭持家的方针。他非常注重对全党全军进行艰苦朴素、厉行节约,保持共产党人的崇高追求和高尚风范的教育,指出:“人们都是‘从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有些人本来出身很苦,但进城以后就变了,不俭朴了。”他还告诫子女要锻炼,要能吃苦,养成朴素、节约的好习惯。尤其是共产党人,更应养成勤劳俭朴的好作风。“如果不养成朴素、节约的习惯,生产无论怎样发展,人们的欲望也是难于满足的。”他在1956年9月中共第八次代表大会的讲话中说:“我们正处在创立社会主义家务的时期,我们要怎样才能把我们的家务创立起来呢?要靠勤劳,还要靠节俭。勤俭是我国劳动人民固有的美德。‘克勤克俭,成家立业’的格言,现在应当成为我们每一个国家工作人员和经济工作人员必须时刻牢记和贯彻执行的原则。”1957年12月,朱德为了阐述党中央勤俭持家的号召,在《人民日报》上发表《勤俭持家》一文,文章在结语中说:“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我们还要作长期的艰苦努力。但是只要我们6亿人民和1亿多家庭都觉悟和团结起来,勤俭建国、勤俭持家,那么,我们建设和生活中的一切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目前仍然比较落后和比较贫穷的中国,一定会变为先进的富强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中国。”

  朱德一贯坚持的勤俭建国、勤俭持家的精神,也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已经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必须遵守的建国方略。这是朱德留给我们极为宝贵的精神遗产!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