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热线 www.online.sh.cn

旅游综合

分享

“六十年了,我想有个自己的家!”杨浦旧改跑出“加速度”,中联村居民梦想终成真

周到客户端 2021-08-17 10:54:38

  旧房拆除后的残砖,小半个人高的杂草,还没有关门的公厕……从凉州路再度走进中联村,站在上了锁的居委会办公室门前,60岁的向平告诉自己,这次回来,要好好和过去道个别,迎接新的生活。

  向平曾是杨浦区定海路街道中联村的居民区党总支书记,也是土生土长的中联村居民。一年前的7月,定海路街道129、130街坊征收基地以超过98%的高比例通过“二次征询”签约。中联村这块占地5.3万平方米、停滞十多年的毛地就此成功激活,6300多户居民的旧改梦终于实现。

  视频加载中...

  向平感叹:“60年了,一直梦想能有个属于自己的家,住上宽敞明亮的新居。感谢旧改,让我梦想成真。”

  居民曾以为,乔迁新居是个梦

  从中联村到黄浦江边,步行距离不过数百米。从出生到退休,向平60年来的人生履历与杨浦滨江的中联村紧紧维系在一起。

  随着旧改征收成功和2021年居民区党总支的顺利换届,今年,向平卸下了已经担任六年的中联村居民区党总支书记职务,搬到了奉贤的一处花园小区。在二次征询成功以前,他和居民们都以为,乔迁新居是个梦。

  ■向平在中联村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小说《穷街》和它的同名电影让定海路街道的“穷”闻名于全国。“穷街的故事发生在爱国路定海路一带。中联村所在位置离那里不远,也属于广义上的穷街,情况和那边差不多。”向平介绍。一家数口挤在逼仄的住房里,没有独立卫生设备,老年人和外来租户居多,这就是中联村居民的生活现实。

  狭长的凉州路旁有一座公厕,管理员林建英在这里工作了七年。公厕以前24小时开放,从早到晚都有人排队上厕所、倒马桶。“周边居民只有这一个地方可以‘方便’的。”林建英说。

  向平家曾和大伯一家共同居住,人最多的时候,十三口人在一个房子里挤了很多年。“20世纪九十年代房屋改造时,我家将住房面积扩大过。中联村里,比我家更困难的居民比比皆是。”向平说。

  住房条件的拮据,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生活矛盾。作为属地化的居民区书记,向平一直在邻里间奔走调解。他回忆:“有的原住民搬走了,把房子借给快递员、外卖员和做小生意的。这些人都有黄鱼车,在弄堂里一停,本来就小的弄堂没法走人了,居民就有意见,找我出面做工作。我让他们白天把车停在外面马路旁,夜里再停进来。”

  有的居民房屋离阴沟口很近,倒痰盂力气猛了、水溅起来,或者倒好痰盂没冲干净、散发出异味,都会让矛盾一触即发。然而,邻里之间没有大事,今天吵了明天好,谁也不会“上纲上线”。“比如,有居民装空调,热风吹到对门邻居家,对方有意见,找到我这里。我就说,你看他家只有这一个位置可装,这么热的天,不装空调他怎么过呢?你也装了空调,是不是能理解他一下?找块木板挡挡风吧。”向平告诉记者,这里的原住民之间关系密切,有的还是同学、同事,没有什么劝不开的。来了新租户,他也要上门沟通:“来了中联村,就是我们的居民。既然是自己人,就要遵守这里的规矩,不乱倒垃圾,不噪音扰民……”

1 2 3 ... 5 下一页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