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热线 www.online.sh.cn

新闻轮番图

分享

台湾士林夜市二闯上海,能赢吗?

上观 2020-10-30 05:55:50

  台北人周俊佑住进上海远郊奉贤区的一座公寓。那里既不靠地铁,他也没有代步车,要走路15分钟,才能到周边一处更为幽僻的产业园区。周俊佑看重这里的大片空地,计划今年底把早已撤出上海的台北士林夜市重新开起来,但种种外部条件却对他颇为不利。

  不同于台北的四季如春,上海很快将进入冬季,夜市的需求会出现明显收窄;另一方面,周俊佑选中的夜市新址,相比6年前士林夜市首次来沪入驻的锦江乐园,区位更加偏远,游客导流情况尚不明朗。

  可对周俊佑和他背后一群来自台湾当地夜市的小摊主来说,眼下似乎也没有更好的选择。台北士林夜市在上海的进击与探索,6年间并未留下丰厚的积累。相反,随着大陆消费群体文化意趣的转变,以及台湾特色美食的大量本土化复制,两年前,大多数台湾商家不得不离开锦江乐园,转战国内其他城市。

  今年,全国各地大举“夜间经济”概念,更是催化出一批又一批的夜市运营商,士林夜市仿佛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固然台北有上百年夜市运营的成功经验,但此时此刻,也不得不虚心一问:上海,究竟想要一个怎样的台湾风情夜市?

  疫情前士林夜市风光一览。图片来源:豆瓣(侵删)

  来大陆卖台湾小吃,可多赚20倍

  2009年,长居上海的台湾普通百姓廖信忠出版了一本书叫《我们台湾这些年》。书中讲述了30多年来台湾现代化进程中的大事件与小八卦,分享了台湾老百姓最真实的日常生活和悲喜人生。这本书在当年卖出数百万册,一度在台湾当地掀起一股“上海热”,而上海人对于台湾文化的兴趣也在随后的几年里逐步升温。

  借着这波浪潮,2014年,上海锦江乐园选择引进台湾士林夜市。此举不仅“复活”了当时已几近被市场抛弃的锦江乐园,甚至改变了一大批台湾夜市摊主的个人命运。作为台北士林夜市协会的负责人之一,周俊佑亲身参与并见证了这一切。

  “第一次面向全台湾的夜市招募赴沪摊主,我们收到了100多封报名信息。”周俊佑说。彼时的台湾,经济已呈下行趋势,民众失业率高,夜市设摊成了成本最低、最普遍的再就业选择。然而台湾本地消费力有限,士林夜市、六合夜市等大小知名夜市商户基本饱和,一个摊主一年的收入至多不超过20万新台币。 来沪发展,无疑是绝佳的翻身机会。

  通过严格的筛选,首批摊主携家带口搬进上海。而这也是上海市民第一次在市内接触到如此大规模的台湾美食荟萃。当年前往尝鲜的记者也曾将信将疑,这会不会是挂羊头卖狗肉?直到听到一个个摊主浓重的台湾腔才勉强放下心来。

  因手握“稀缺资源”,锦江乐园士林夜市一炮而红。许多美食摊头前一度张贴着“傲娇”的牌子,上书:距排到还要等4小时。来自台湾饶河街夜市的张阿嬷时至今日仍在锦江乐园经营蚵仔煎生意。她告诉记者,为了摆摊,一家人在上海租了房子,若再扣除每月的摊位费、水电杂费,以及在台湾特产超市购买食材的成本,每卖出一碗蚵仔煎,大约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净利润。

  张阿嬷一家从台湾饶河街夜市而来,在沪经营蚵仔煎6年。杜晨薇摄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